[实用新型]一种马达直驱的顶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1507.0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6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旭;陈思祥;高明;弓英明;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02 | 分类号: | E21B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2100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勘探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马达直驱的顶驱装置。
背景技术
顶驱装置是钻井作业必用的装置,常规顶驱一般采用电动马达(或液压马达)驱动齿轮减速箱,再由齿轮减速箱驱动主轴进行旋转钻井作业。此种结构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增加了减速箱,造成顶驱装置的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加工复杂,成本加大;减速箱采用的强制润滑系统经常产生漏油现象,污染环境;动力传递联长,造成机械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直驱的顶驱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顶驱传动链长、效率低、易漏油、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达直驱的顶驱装置,在壳体上部安装有电机,在电机的上部安装有冲管,冲管与鹅颈管连接;电机的主轴伸出壳体与内防喷器连接;壳体的主接耳与内防喷器的下段之间安装有管子处理系统,内防喷器的上段与管子处理系统的中段之间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中间部位连杆接耳与主接耳之间连接有液压缸;壳体的下端沿圆周设置有挂钩,挂钩上通过吊环吊装有吊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马达直驱的顶驱装置,省去减速箱,提高了传动效率;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减小了体积和重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驱顶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吊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冲管,2.电机,3.壳体,4.管子处理装置,5.内防喷器,6.鹅颈管,7.主轴,8.吊环,9.吊卡,10.连杆,11.液压缸,12.主接耳,13.连杆接耳,14.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在壳体3上部安装有电机2,在电机2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冲管1,冲管1与鹅颈管6连接;电机2的主轴7伸出壳体3与内防喷器5连接,内防喷器5与主轴7通过螺纹上紧,并采用法兰盘预紧;壳体3的主接耳12与内防喷器5的下段之间安装有管子处理系统4,内防喷器5的上段与管子处理系统4的中段之间连接有连杆10,连杆10的中间部位连杆接耳13与主接耳12之间连接有液压缸11;壳体3的下端沿圆周设置有挂钩14,挂钩14上通过两只吊环8吊装有吊卡9,吊卡9位于内防喷器5下方对应位置,吊卡9承受起下钻时的钩载,并将钩载功过吊环8传递到壳体上。
主轴7穿过壳体3并通过安装在壳体3内部的轴承悬挂在壳体上,主轴7承受钻井时的钩载,并将钩载通过安装在壳体3内部的轴承传递到壳体3上;主轴7同时做为电机2的传动轴,电机2传递扭矩到主轴7并带动钻柱进行旋转作业;主轴7为空心轴,为泥浆留有通道;主轴7穿过电机2后在冲管1内与鹅颈管6的下部进行密封,泥浆通过鹅颈管6、主轴7、内防喷器5,再进入钻杆进行泥浆循环。
电机2采用永磁低速大扭矩交流变频电机,直接驱动顶驱装置的主轴7。电机2为一台或者多台串联。钻井作业时,管子处理装置4对钻杆接头和顶驱主轴下端的保护接头进行上卸扣作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永磁低速大扭矩电机直接驱动顶驱主轴,减少了主电机顶驱主轴之间的齿轮减速箱等传动环节,同时也取消了减速箱强制润滑系统等,解决了以往顶驱传动链长、效率低、易漏油、成本高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15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井下风流控制用风卡
- 下一篇:固定组合墙上玻璃面板的活动型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