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1704.2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3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包中南;陈柏伸;周锦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7 | 分类号: | H01R12/77;H01R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以连接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是一种将电子电路制作于柔性塑料绝缘膜上的印刷电路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善一般硬质电路板常见的无法挠曲的缺陷,此种可挠性或变曲性于特定需要有动作功能性的电路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柔性电路板具有轻薄及可挠性的特点,使其在电气电路间进行连接时,需在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端通过一连接器接合。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连接器主要包括一绝缘本体10a、多个端子20a及一盖板30a,该端子20a装设于该绝缘本体10a内,且该盖板30a枢设于该绝缘本体10a前端。使用时,柔性电路板(图略)可伸入至该绝缘本体10a内与端子20a达成电性连接,以进行信号的传输。在柔性电路板伸入该绝缘本体10a后,将盖板30a向下盖合,即可使柔性电路板夹持于该绝缘本体10a内。
但是,现有连接器在该盖板30a下方并未设有对应的支撑结构,因此该盖板30a在翻转时,容易因拉扯变形而自该绝缘本体10a脱落,进而使柔性电路板无法良好的与端子20a电性连接。
因此,本发明人有感上述问题之可改善,乃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借由第一端子的第一扣合槽与第二端子的第二扣合槽扣合于盖板的相对两侧,以避免该盖板由绝缘本体脱落。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设有一容置槽;多个第一端子,其装设于该绝缘本体,每个第一端子具有呈间隔设置的一第一接触臂及一第一扣合臂,该第一扣合臂前部伸入该容置槽内且设有一第一扣合槽;多个第二端子,其与该些第一端子呈交错排列的装设于该绝缘本体,每个第二端子具有呈间隔设置的一第二接触臂及一第二扣合臂,该第二扣合臂前部伸入该容置槽内且设有一第二扣合槽;以及一盖板,其活动地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容置槽内,该盖板设有多个扣合部及多个凸轮部,该些第一扣合臂的第一扣合槽扣合于该些扣合部下缘,该第二扣合槽凹设形成于该第二扣合臂的前部下缘,且该第二扣合槽的内面呈与该凸轮部的表面相对应的凹弧状,该些第二扣合臂的前部抵接于该些凸轮部上侧,该些第二扣合臂的第二扣合槽扣合于该些凸轮部上缘。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通过第二、第一端子的第二、第一扣合臂分别与该盖板上、下侧形成紧密扣合,使得该盖板可与第一、第二端子稳定的结合,当该盖板在进行翻转运动时,不会因为被拉扯变形而从该绝缘本体脱落,进而使柔性电路板与端子能够稳定的电性连接。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实现既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附图与附件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6-6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第一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第二动作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第三动作示意图;
图10是图5的10-10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第四动作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第五动作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第六动作示意图;以及
图1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盖板由盖合状态至翻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0、两个固定片20、多个第一端子30、一盖板40及多个第二端子50。
该绝缘本体10由绝缘的塑料材料制成,呈一长方形。该绝缘本体10内部设有一容置槽11,该容置槽11贯穿至该绝缘本体10前端面。该绝缘本体10于该容置槽11两侧设有两个卡槽12。
该绝缘本体10设有与该些第一端子30、第二端子50对应的多个第一端子槽13、第二端子槽14(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该些端子槽13、14贯穿至该绝缘本体10前、后端面,且与该容置槽11相通。该绝缘本体10两侧分别设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插槽15(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17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