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1830.8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9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秦凤萍;董艳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6 | 分类号: | B62D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支撑 车身 安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附件,具体涉及一种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是转向支撑总成上的一个支架,焊接固定在转向支撑横管上,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用于整个转向支撑总成与车身的连接固定,对整个车体的NVH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现有一种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与转向支撑横管为半圈焊接连接,没有形成全包的结构。此半包结构影响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与转向支撑横管的连接强度,对整个转向支撑总成的NVH性能也存在影响。且现有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与车身之间的安装点较少,其连接固定强度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它不仅与转向支撑横管的连接强度高,而且与车身之间的连接强度也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支架本体,其特征是:在安装支架本体的中部设有一圆孔结构和一定位销,在安装支架本体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支架安装孔。
所述的一种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其所述的安装支架本体中部的圆孔结构与转向支撑横管配合连接,在两者的配合连接部位为圆圈形的焊缝。安装支架本体中部的圆孔结构与转向支撑横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周圈形的焊缝。
所述的一种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其所述的安装支架本体中部的定位销与车体侧围上的车身定位孔配合,安装支架本体的四个角部的支架安装孔分别与车体侧围上的四个车身安装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紧固。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通过圆孔结构与转向支撑横管焊接连接,形成全包焊接结构,所以,增强了与转向支撑横管的连接强度,并能防止转向支撑总成的振动异响;由于安装支架本体上自带定位销,所以可保证转向支撑总成与车体装配时的定位精度;由于通过四个支架安装孔与车体侧围连接固定,所以,提高了与车身的连接固定强度,从而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转向支撑横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车体侧围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现有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与转向支撑横管连接的示意图。
图5是现有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支架本体1,在安装支架本体的中部设有一圆孔结构11和一定位销12,在安装支架本体1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支架安装孔13、14、15、16。
参见图2,所述的安装支架本体1中部的圆孔结构11与转向支撑横管2配合连接,在两者的配合连接部位为圆圈形的焊缝4。
参见图3,所述的安装支架1中部的定位销12与车体侧围3上的车身定位孔31配合,安装支架本体1的四个角部的支架安装孔13、14、15、16分别与车体侧围3上的四个车身安装孔32、33、34、35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紧固。
参见图4所示的现有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5与现有转向支撑横管6半圈焊接连接在一起,形成焊缝7。此半包结构影响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与转向支撑横管的连接强度,对整个转向支撑总成的NVH性能也存在影响。且现有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与车身之间的安装点较少,其连接固定强度较弱,
参见图5所示的现有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5通过自带的定位销51套入现有车身定位孔81中,再通过现有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安装孔52、53分别与现有车身安装孔82、83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紧固。
现有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由于与转向支撑横管为半圈焊接连接,没有形成全包的结构,此半包结构影响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与转向支撑横管的连接强度,对整个转向支撑总成的NVH性能也存在影响。且现有转向支撑车身安装支架与车身之间的安装点较少,其连接固定强度无法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18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及其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幼儿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