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餐厨垃圾分拣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1865.1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8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家忠 |
主分类号: | B07B13/00 | 分类号: | B07B13/00;B07B13/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100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分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机械的技术领域,涉及用于餐厨垃圾的分选餐厨垃圾分拣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3000多万吨。对餐厨垃圾进行规范的管理,能够将餐厨垃圾资源化生产出饲料原料或生物柴油,反之则可能导致非法利用餐厨垃圾生产的“垃圾猪”和“地沟油”返回餐桌,危害人体健康。餐厨垃圾的这种资源性和危害性的双重性质使其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201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文件要求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各部委组织开展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由于餐厨垃圾成分复杂,包含剩餐、塑料袋、餐盒、聚酯瓶、玻璃容器、餐具、甚至工作服及建筑生活垃圾等,且杂物的含量达40%以上,难以直接加工利用,因此,餐厨垃圾的分选便成为解决垃圾处理的关键环节。历次会议中,各代表也达成共识,认为分选是餐厨垃圾处理成功的重要环节。
目前国内主要以人力分选为主,还未见行之有效的机械或自动分选设备。国外餐厨垃圾的分选设备,虽然相对成熟,但因饮食习惯不同,加上垃圾分类的程度不同,并不适用于我国的餐厨垃圾处理现状。而国内目前使用的有水冲分拣法、破袋分选机和振动格栅分选机。水冲分选消耗水量过大,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渗滤液等二次污染弊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杂物的分拣率高的餐厨垃圾分拣机。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分拣机,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一端外侧设置齿圈2,齿圈2的内侧光滑,贴于筒体,外侧带齿与主动齿3契合被动旋转,主动齿3与减速机4连接,在齿圈2的两侧筒体1上各设置一个光圈5围绕筒体1与托轮组6配合,在筒体1的一端内侧与筒体1径向呈三十五度角设置推进板7,在设置推进板7的一端筒体1的内壁焊多个圆柱前端呈弧形状的分拣杆8,在分拣杆8的中心位置处设置主动轮11、被动轮10,主动轮11、被动轮10由被支架12支撑,主动轮11、被动轮10由链条和不锈钢片组成的输送带9连接;在主动轮11的下部设置进料斗18,前一流程的物料通过进料斗18进入到分拣机筒体1内;在支架12的一侧设置双轴承支架15,双轴承支架15上设置破碎轴16,破碎轴16连接破碎刀17,在筒体1的另一端外侧设置出料绞龙14将分拣后的物料通过接料绞龙19运输到呈立方体的拣出物框13构成。
所述的餐厨垃圾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1呈圆筒形状;所述的光圈5呈圆环形状;所述的拣出物框13呈立方体形状。
本实用新型餐厨垃圾分拣机是在借鉴和综合了国内外各种相关分选设备的特点之后,结合餐厨垃圾物料的特性,采用回转滚筒内壁加装固定的分拣杆。利用餐厨垃圾的流动性,使之位置相对留在滚筒的底部,而分拣杆则随着筒壁的转动,不断地穿过餐厨垃圾,通过选择分拣杆的长短与筒壁的角度以及间距,就可以将混在餐厨垃圾中的杂物挑出来。同时在滚筒内部径向位置安装有接杂物的输送带,输送带的长度大于筒体的长度,出料端伸出筒体50公分。由于分拣杆选择了适当的角度,能够保证杂物上升到输送带上方而落下,转动着的输送带源源不断的把挑选出的杂物及时带出滚筒,在出料端设有餐厨剩余物的出料口,并经过刮板输送机进入发酵罐。杂物输送带的出料端下方有盛杂物的框篮,装满后再经过压榨机压缩成块,完成了杂物的分拣过程。
本实用新型餐厨垃圾分拣机本发明较好的解决了餐厨垃圾中的杂物分拣难题,杂物的分拣率能够达到90%以上,与以往的分拣设备相比有如下优点;
1、分拣采用了不锈钢园杆,挑捞杂物的方向是同方向的直线运动,其中大量的塑料袋,纤维状的杂物基本能挂在杆上,避免了结团和缠绕,因此当杂物随滚筒上升到传送带上方时,能够滑快的顺杆落下。
2、由于采用的是按形状分拣,所以有效地解决了餐盒轻,酒瓶重,不锈钢餐具吸不上来的难题。
3、由于滚筒进料端装有破碎刀,能够在分拣前把大的垃圾袋内的物料及时暴露出来,给下一步分拣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餐厨垃圾分拣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餐厨垃圾分拣机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餐厨垃圾分拣机的右视图。
附图符号说明:
1:筒体 2:齿圈
3:主动齿 4:减速机
5:光圈 6:托轮组
7:推进板 8:分拣杆
9:输送网带 10:被动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家忠,未经王家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1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管切开金属内导管清洗器
- 下一篇:筛面二次振动大型振动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