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电分离型柴油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2087.8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1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水杉;姜海波;赵玲;冯丽玲;沈立川;王卫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M31/125 | 分类号: | F02M31/12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夏素霞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柴油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油电分离型柴油加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日益关注节能问题,并采取了相应对策。其中,发展节油环保的车用柴油发动机,实现社会交通节能目标即是一个重要方面。伴随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柴油车因其节油效果显著、环保性能好,而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事实证明,发展现代先进柴油机是迄今为止解决汽车环保与节能双重压力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从世界范围来看,汽车柴油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柴油在低温环境中的缺点:黏度增大,流动性、雾化效果变差,燃烧不完全,耗油增加,也促进了柴油加热产品的发展和普及。
柴油加热器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柴油产品的上述缺点。柴油加热产品在汽车供油系统中对低温柴油进行充分加热,从而降低柴油的黏稠度,提高其流动性,使杂质易于滤出,油水更容易分离,进而优化柴油的燃烧过程,降低油耗,保护环境。
在众多柴油加热产品中,一般采用加热管或PTC方式加热,加热管由加热电阻丝和外包管组成,加热丝与外包管之间填充绝缘材料,具有防漏电、升温快的优点。但此方式升温无限制,温度过高后容易发生危险;PTC方式加热多采用浸入式流体加热,即电极直接浸在柴油中,容易出现遇水或导电杂质时发生短路的情况。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专利号为200620127577.X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与滤清器配合使用的柴油发动机用加热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加热元件、与加热元件紧密连接的上散热电极片和下散热电极片,以及与加热元件串联的温度控制器。专利号为CN 201410334Y的专利文件也公开了一种柴油滤清器用智能控温加热器,该加热器通过在加热器外壳内腔设置支撑限位台阶和支撑限位柱,采用弹簧压接或螺钉紧固的方式固定电极片和加热 片,并在电极片上引出外电极柱的方法提供了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的柴油发动机加热器。上述柴油加热器热效率高,但是只能与滤清器配合使用,限制了其使用、安装的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节能环保、安装方便、使用安全的油电分离型柴油加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电分离型柴油加热器,其改进在于:所述油电分离型柴油加热器包括外壳2、加热棒1、温控器3;所述加热棒1包括电极片、加热片、外包壳;所述加热棒1的一端与所述外壳2固接,所述温控器3置于外壳2内;所述加热棒1的电极片与所述温控器3的接线端相连;外壳2的间隙处填充有灌封胶;所述外壳2上开有将所述油电分离型柴油加热器固定在安装位置的固定孔5。
所述加热棒1包括电极片、加热片、外包壳和电源引线;所述外包壳为外包金属壳;所述电源引线从电极片引出;所述电极片和加热片通过硅橡胶导热粘接剂紧固后用亚胺膜紧密包裹并装入外包金属壳内,缝隙部分用耐高温的绝缘胶或氧化镁填充后用密封胶或焊接将管口密封。
所述加热棒1包括电极片、加热片、外包壳和电源引线;所述外包壳为外压壳;所述电源引线从电极片引出;所述加热片用两片电极片夹紧,并用亚胺膜包裹后装入外压壳内,通过压力试验机压紧。
所述加热片为PTC加热片。
所述加热棒1为一个或相互并联的多个。
所述油电分离型柴油加热器的外壳2内还包括温度保险丝6,所述温度保险丝6与加热棒1、温控器3串联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20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电叶片表面之涡流发生器
- 下一篇:摩托车碳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