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挖泥船用扫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3687.6 | 申请日: | 201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0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柏欢;戴自国;董江平;金浩强;乔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航局航道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 |
地址: | 31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泥船 用扫浅 装置 | ||
1.一种挖泥船用扫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挖泥船船身左右两舷吸泥管端部的耙头,以及连接在两个耙头之间的能靠自重沉入水底的扫浅绳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泥船用扫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浅绳索的长度满足以下要求:所述扫浅绳索的长度控制在L1和L2之间,其中
L1=B+2(H+h)+K,式中,B为挖泥船船身宽度;h为耙头到甲板的垂直高度;H为挖泥船船舶型深;K为墩与耙头舷外位之间的水平距离;墩为挖泥船船身上用于搁放耙管及耙头的一个底座装置;耙头舷外位表示的是将耙头往外推送后,准备下放时的位置;
L2=2*sqrt(C+L ),式中,C为耙头舷外位与船体中轴线间水平距离;L为耙头舷外位与船舶螺旋桨间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挖泥船用扫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浅绳索采用直径为16mm~36mm的废钢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航局航道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航局航道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36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装置
- 下一篇:移动电话及双屏幕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