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共轨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4420.9 | 申请日: | 201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6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润宏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65/00 | 分类号: | F02M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1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共轨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汽车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和燃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用户对噪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使柴油机厂家不得不对燃油喷射系统进行改革,而高压共轨系统就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保证柴油机的整机质量,共轨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性能和雾化密封检测。
现有的喷油器性能测试台在喷油量和回油量的检测手段上都采用玻璃试管量杯检测方法(容积法),其量杯的读数分辨率多为0.2毫升,试管量杯的总容量为450ml,此精度根本无法满足共轨系统的检测精度需要,每次检测完成都需要返转倒油,所剩残油对下一次检测所造成的人为误差很大,测量结果采用目测读数,人为目测误差较大。
另外,现有喷油器的雾化密封检测现有手段多在手泵实验台上进行,检测压力很低只在15-20MPa之间,雾化密封检测结果采用目测直接观察,而系统压力的高低是影响密封的关键因素,同时观察画面的清晰与否又是影响结果判断的关键因素,而在现有手段中这两个关键因素都没能很好的实现,很容易造成最终结果的误判,所以造成雾化和密封的误判就再所难免喷。
而且,现有测试台的用油过滤精度低,并且油温温控系统复杂,消耗功率高,过滤精度最高只有5微米,根本无法满足共轨系统检测要求,同时温控系统多采用20KW以上的加热和冷却系统,加热多采 用油箱加热板结构(5-10KW),加热时间在15分钟以上,效率低,冷却系统多采用大功率(10KW以上)的冷凝机,占地面积大,噪音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是如何使高压共轨测试台的喷油器的性能检测精度提高,雾化密封检测判断率提高,并且用油过滤精度提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共轨检测系统,其中包括燃油输送装置、气体输送装置以及检测装置,所述燃油输送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电机、转动轴以及高压燃油泵,所述高压燃油泵与油箱连接,所述高压燃油泵与高压共轨通过管路连接,高压共轨上设置有多个喷油器,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和检测装置分别与喷油器的喷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检测装置上还连接有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分别与燃油动态分析仪和雾化容器相连,所述雾化容器的外部还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观察所述雾化容积。
其中,所述气体检测装置上安装有多个气动旋转装置,所述气动旋转装置分别位于喷油器的喷口上。
其中,所述油箱与高压燃油泵之间还连接有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电机上连接有变频器。
其中,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过滤装置以及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与油箱连接的冷凝器以及加热片,所述过滤装置与加热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粗滤器和精滤器,所述精滤器后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片位于所述粗滤器内部。
其中,所述雾化容器后部依次连接有油雾分离器和辅油箱。
其中,所述喷油器喷口上还连接有管路,所述管路与燃油动态分 析仪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燃油动态分析仪与油箱连接。
其中,所述高压燃油泵与高压共轨之间还连接有高压腔,所述高压燃油泵的燃油入口前端还连接有齿轮泵。
其中,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口、调压阀、节流阀、气动阀以及气缸,所述气缸与气动旋转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检测装置上还连接有丝杠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丝杠连接,所述摄像头位于丝杠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动态燃油分析仪提高了高压共轨测视装置对喷油器性能检测的精度,通过使用摄像模块使雾化密封检测判断率提高,并且通过使用高精度过滤器提高了用油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共轨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
1、变频器;2、电机;3、传动轴;4、高压燃油泵;5、齿轮泵;6、执行器;7、高压腔;8、高压共轨;9、油箱;10、温度传感器;11、液位传感器;12、切换装置;13、加热片;14、精滤器;15、粗滤器;16、低压传感器;17、喷油器;18、油雾分离器;19、燃油动态分析仪;20、溢流安全阀;21、雾化容器;22、摄像头;23、冷凝器;24、步进电机;25、调压阀;26、节流阀;27、气缸;28、丝杠;29、气动阀;30、辅油箱;31、高压传感器;32、燃油回流溢流阀;33、气动旋转装置;34、喷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润宏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润宏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44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漂浮式棘轮波浪能发电装置
- 下一篇:焦炉气汽车气体喷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