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料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4694.8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0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K·D·布朗斯库姆;G·D·安吉利斯;R·E·弗雷利;J·J·克斯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16 | 分类号: | C03B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峻峰;丁晓峰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料 排放 装置 | ||
本申请要求2009年8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236557号的优先权权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化炉废料排放装置和方法。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熔化炉高温废料排放装置和方法,其使形成或夹带在废料中的固体具有较低的堵塞趋向。本实用新型例如用在熔化玻璃的玻璃熔化器中,用于制造诸如用作LCD衬底的玻璃板的各种玻璃产品。
背景技术
许多高温工艺会产生大量废料,这些废料包括许多固体颗粒或形成颗粒的气体,需要进行冷却和适当排出。例如,在熔化炉中、尤其是燃气罐中熔化玻璃材料的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温废料,这些废料可能包括大量配合料颗粒、成形玻璃材料、以及一旦冷却就可冷凝的气体,诸如玻璃材料的各种组分。高温废料在排出熔化炉时可能具有高达1500℃以上的温度,在将高温废料引入正常排放管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冷却。
先前已经联系各种玻璃熔化器设计和使用了各种废料排放装置和系统。然而,对于包含大量颗粒和可冷凝物的废料来说,许多排放装置具有以下缺点:易于形成、收集和积聚固体,这会最终导致排放通道收缩,降低排放效率和效力,导致频繁清洁甚至排放系统失效和工艺停机。这种不合需要的固体收集和积聚有时称作堵塞。
本实用新型满足了有效和高效地排放高温废料的系统的需要,且不易发生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这里披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几个方面。应能理解,这些方面可彼此交叠或不交叠。因此,一个方面的一部分可落入另一方面的范围内,反之亦然。
每个方面通过多个实施例来说明,其又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例。应能理解,这些实施例可彼此交叠或不交叠。因此,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或其具体实施例可落入或不落入另一实施例或其具体实施例的范围之内,反之亦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废料排放装置(101,201),该废料排放装置包括:
(I)废料入口管(103),用于从废料源吸入废气(133);以及
(II)主排放管(105,107,109;205,207,209),所述主排放管包括:
上部(105,205),所述上部在其壁(129)上具有至少一个上部冷却气体进气孔(111),用于将冷却气体(138)吸入所述主排放管,所述上部还具有与排放管流体连通的上端(131);
中部(107,207),所述中部固定至所述入口管(103)并与所述入口管流体连通;以及
下部(109,209),所述下部具有下端(115)。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装置(201)还包括:
(III)下部冷却气体护套(219),所述下部冷却气体护套包围所述主排放管的所述下部(109)和/或所述中部(207)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部冷却气体护套(219)通过所述中部(207)的壁(124)上的端孔(235)与所述主排放管的所述中部(207)流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排放管的所述下部(109)在其壁(120)上具有至少一个下部冷却气体进气孔(117),用于将冷却气体(134)吸入所述主排放管的所述下部(109)。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排放装置(101)还包括:
(IV)下部冷却气体进气增压室(119),所述下部冷却气体进气增压室包围至少一个下部冷却气体进气孔(117),并具有至少一个冷却气体入口(121),冷却气体通过所述冷却气体入口进入所述下部冷却气体进气增压室(119)。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排放装置(101,201)还包括:
(V)上部冷却气体进气增压室(113),所述上部冷却气体进气增压室包围至少一个上部冷却气体进气孔(111),并具有至少一个冷却气体入口(115),冷却气体(138)通过所述冷却气体入口进入所述上部冷却气体进气增压室(113)。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排放装置(101,201)还包括:
(VII)入口冷却气体护套(143),所述入口冷却气体护套包围所述入口管(103)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口冷却气体护套通过所述主排放管的壁(124)上的端孔(235)与所述主排放管流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口冷却气体护套包括至少一个叶片或隔壁,所述叶片或隔壁将所述入口冷却气体护套的内部空间分成迂回的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46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发动机
- 下一篇:家庭用电负荷远程控制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