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速机轴端防漏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5089.2 | 申请日: | 201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8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安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F16H5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5424 江西省贵溪***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 机轴 漏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机轴端防漏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齿轮减速机基本上采用稀油飞溅的方式润滑,飞溅起来的稀油润滑轴承后进入隔套内,由于隔套内没有回油槽,在减速机内腔气压的作用下,使存集在隔套内的稀油容易在油封唇边磨损的情况下往外泄漏,进而造成环境污染,导致设备故障,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减速机轴端防漏油装置,它能有效地防止减速机轴端漏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该装置包括机体、齿轮轴、压盖、隔套和轴承,其特征是在机体的轴承孔内开有一条回油槽,隔套内设有通孔,在齿轮轴上设有两道挡油环,一道位于隔套内,一道靠近轴承位于油池内,所述隔套内的通孔与回油槽对正安装,所述隔套内的挡油环靠近压盖位于隔套通孔的左边。
由上述可知,润滑轴承进入隔套内的稀油,经隔套内的通孔进入回油槽流回油池,加上档油环的挡油作用,隔套内不会存集稀油,因而有效地阻止了减速机轴端漏油。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机体1、齿轮轴2、压盖3、隔套4、轴承5,其特征是在机体1的轴承孔内开有一条回油槽6,隔套4内设有通孔7,在齿轮轴2上设有挡油环8和9,挡油环8位于隔套4内,挡油环9靠近轴承5位于油池内,所述隔套内的通孔7与回油槽6对正安装,所述挡油环8靠近压盖3位于隔套通孔7的左边。
由上述可知,润滑轴承5进入隔套4的稀油,经隔套内的通孔7进入回油槽6流回油池,加上档油环8的挡油作用及档油环9阻止了部分稀油进入隔套4内,因此隔套4内不会集油,因而有效地阻止了减速机轴端漏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50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米糠抗氧化活性蛋白肽的制作
- 下一篇:一种新型活塞和活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