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异地加工的双银低辐射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5462.4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7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嘉宏 |
主分类号: | C03C17/36 | 分类号: | C03C17/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地址: | 21532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地 加工 双银低 辐射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镀膜玻璃,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异地加工的双银低辐射玻璃。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低辐射玻璃在倡导低能耗的现今社会,是非常受欢迎的,其在反射和吸收太阳光方面比透明玻璃都要高出很多,但是我们也知道,过分的高反射和高吸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一是可见光透过率太低影响白天室内照明,二是玻璃过度升温可能引起热应力炸裂,三是反射太高引起所谓光污染,因此,镀膜玻璃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具体要控制在什么程度,还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和要求来决定,另外,镀膜玻璃对可见光和太阳能的透过率、反射率、吸收率这些基本参数取决于镀膜玻璃的的薄膜的材料以及薄膜的层数结构,因此,镀膜玻璃上镀覆的材料的选择、层数的限定,以及镀膜质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镀膜玻璃的性能。
此外,传统的低辐射玻璃由于其结构上的限制,只能采用先钢化后镀膜的方式来进行生产,使得生产工艺复杂,且成本高,而且造成传统的低辐射玻璃的性能存在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玻璃表面的反射率、并提高玻璃对光谱的选择性的可异地加工的双银低辐射玻璃。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异地加工的双银低辐射玻璃,包括浮法玻璃和镀膜层,其特征在于,镀膜层包括以浮法玻璃为基础层向外依次镀覆的第一电介质层、第二电介质层、第一Ag层、第一保护层、隔层电介质层、第三电介质层、第二Ag层、第二保护层、外层第一电介质层、外层第二电介质层和外层第三电介质层。
上述的第一电介质层、隔层电介质层、外层第一电介质层和外层第二电介质层的材料分别选自Si3N4、SiNxOy、TiO2、ZAO、ZnSnOx、SnO2、ZnO2、SiO2、Ta2O5、BiO2、ZnAl2O5、Nb2O5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的外层第三电介质层的材料为ZrO2。
上述的第二电介质层、第三电介质层的材料为ZnO。
上述的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的材料分别选自NiCr、NiCrOx、NiCrNx、CrNx,ZAO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其自身特殊的膜层结构,使得其加工方法发生了改变,可实现先镀膜再进行改切、磨边、钢化等后续加工,简化了工艺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而最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极大地降低了玻璃表面的辐射率,并提高了玻璃对光谱的选择性,使其使用性能达到了最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1、浮法玻璃 2、第一电介质层 3、第二电介质层
4、第一Ag层 5、第一保护层 6、隔层电介质出层
7、第三电介质层 8、第二Ag层 9、第二保护层
10、外层第一电介质层 11、外层第二电介质层 12、外层第三电介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可异地加工的双银低辐射玻璃,包括浮法玻璃1和镀膜层,其中,镀膜层包括以浮法玻璃1为基础层向外依次镀覆的第一电介质层2、第二电介质层3、第一Ag层4、第一保护层5、隔层电介质层6、第三电介质层7、第二Ag层8、第二保护层9、外层第一电介质层10、外层第二电介质层11和外层第三电介质层12。
其中,第一电介质层2、隔层电介质层6、外层第一电介质层10和外层第二电介质层11的材料分别选自Si3N4、SiNxOy、TiO2、ZAO、ZnSnOx、SnO2、ZnO2、SiO2、Ta2O5、BiO2、ZnAl2O5、Nb2O5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嘉宏,未经林嘉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5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外平钻杆拧卸的可让开孔口的液压拧管机
- 下一篇:一种隔热隔音门窗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