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更换皮带输送机上托辊的专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5583.9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4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齐迎春;赵玉莲;雒太山;刘均东;刘东升;原忠义;侯贵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换 皮带 输送 上托 专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更换皮带输送机上托辊的专用工具,尤其是冶金、矿山、建筑、运输等行业更换皮带输送机上托辊。
背景技术:
皮带输送机更换上托辊,是生产过程中一项常规作业。一台长100米的皮带机有近300个上托辊。由于连续作业托辊磨烂和托辊轴承损坏现象很难避免,更换上托辊成为每个班次都要进行的作业。
目前一般使用撬棍更换上托辊,存在的问题:(1)由于上托辊位置处在皮带下部,受皮带张力作用,上托辊被皮带挤压的很紧,更换时必须2-3人同时操作,1-2人用撬棍撬起皮带,由一人安装托辊。费时费人工,不适应一人多岗的现行机制。(2)用撬棍撬皮带时受现场条件限制,撬棍难以将皮带撬到远离托辊架适宜更换托辊的位置,有时须操作人员钻入皮带下面去安装,易造成人身伤害。(3)没有稳定的支点,只能把撬棍放到其它托辊上,极易造成支点滑脱,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更换皮带输送机上托辊的专用工具,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而且适应一人多岗制,节约劳动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更换皮带输送机上托辊的专用工具,包括撬棍,其特征在于:撬棍两个端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中撬棍一段是平直的,另一段与平直段成90~120°角平滑过渡,在撬棍的平直段设有支架。
所述撬棍的一端、支架下端均焊接有底座。
所述支架为可折叠支架,支架用U形连接板、螺栓连接在撬棍上,连接板上设有限位板,支架能向撬棍内侧折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更换皮带输送机上托辊的专用工具,设定撬棍合理支点,增设撬棍活动支架,设置两个底座增加了操作稳定性,避免了安全隐患;适应一人多岗机制,节约劳动成本;不需要人钻入皮带底下作业,提高了安全作业系数;缩短更换时间,降低劳动强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为撬棍;2为支架;3、4为底座;5为U型连接板;6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撬棍1两个端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中撬棍1一段是平直的,另一段与平直段成90~120°角平滑过渡,在撬棍1的平直段设有支架2,撬棍1的一端焊接有底座3,支架2下端焊接有底座4,支架2通过U形连接板5、螺栓6连接在撬棍1上,连接板5上设有限位板,使支架2能向撬棍1内侧折叠。
以太钢炼铁厂供料作业区实施为例:
(1)用直径为30mm长为1.8米的钢管作撬棍,撬棍一端弯制与撬棍平直段成100度角平滑过渡。弯曲段高度要根据皮带中间上托辊与皮带纵向机架垂直高度确定,即撬棍弯曲段形成的垂直高度要≤皮带中间上托辊与皮带纵向机架垂直高度(约300mm左右)。
(2)用同样型号材料在撬棍另一端设置一个支架,该支架高度大于撬棍的弯曲段垂直高度。支架长度和在撬棍上的安装位置,通过撬棍撬起皮带到更换托辊合理位置时确定。
(3)用槽钢在撬棍、支架下端各焊接一个底座。撬起皮带时两底座均匀受力,有利于增强撬棍的稳定性。
(4)支架与撬棍用U型连接板、螺栓连接,在连接板外侧焊接一个高30毫米厚6毫米的钢板作限位板,使活动支架只能向撬棍内侧折叠,在增强撬棍稳定性的同时,便于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5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雪耙及其具有防止松动附件的工具杆
- 下一篇:机车轮对注油压装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