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5645.6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0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建;蒋利峰;曹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1/00 | 分类号: | B31B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45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自立袋模具,特别属于用于热封的液体自立立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体自立袋制作方式中,模具采用标准圆弧的方式(如图3),产品极易发生液体渗漏,同时抗跌落性能不佳,破包率较高,目前尚未出现防渗漏效果好的液体袋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体袋防渗漏性能好和防在运输过程中耐压破包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液体袋模具,包括模具单元,所述的模具单元包括包括模座,和模座固定一起的凹模,凹模的内侧表面为光滑的曲线,所述的曲线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圆弧段,第一直线段的一端与第二直线段的一端通过圆弧段进行光滑的连接,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内倒角与凹模的端部相连。
为了便于传热,所述的模具的材料为铝或铜。
当对于材质较厚的产品,所述液体袋模具可采用三个以上模具单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对凹模的内侧曲面采用直线+圆弧的结构,在抗跌落性能方面优越,无破包现象产生;通过模具单元的内倒角,一方 面防止边界部位的材质被边底封多次热封导致材料老化、挤出,提高了抗跌落性能,另一方面方便后续工序的热封,更好的防止了渗漏。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1为模座、2为凹模、21为第一直线段、22为圆弧段、23为第二直线段、24为内倒角。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1、模具结构构成。
如图1、2所示:液体袋模具,包括2个模具单元(视材质厚度、产品尺寸大小及设备允许等,也可包括3个模具单元)。所述的模具结构包括模座1,和模座1相连的凹模2。凹模2的内侧表面为光滑的曲面,所述的曲面包括第一直线段21、第二直线段23、圆弧段22,第一直线段21的一端与第二直线段23的一端通过圆弧段22进行光滑的连接,第一直线段21、第二直线段23的另一端分别与模具上端的内倒角24相连。为了便于传热和受力均匀,所述的模具的材料为铝或铜,且模座1与凹模2采用一体化加工成型。模具其它各面与面之间的连接处采用倒角光滑过渡,防止生产过程中材料边缘受应力过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5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模具的抽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