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坝瀑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6370.8 | 申请日: | 201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8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珠;陈文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楚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40 | 分类号: | E02B7/4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坝瀑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闸门,特别涉及一种钢坝门体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城市水利工程,水利设施建设及环境整治、灌溉、防洪等领域内,钢坝正被广泛地运用。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闸门,其公开号为:CN2581498Y,其结构包括门叶、固定在门叶底部的底轴和驱动装置,底轴的两端穿过闸墙向外伸出,其外伸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底轴上带若干沿轴向设置的铰座,并且在门叶和底轴上带有一组水封装置,该装置含有底轴与闸墙之间的水封装置,底轴的底水封装置,门叶与闸墙之间的侧水封装置。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技术中,门体工作时,绕底轴旋转,改变门体上端与水面之间的水位差,实现拦水和放水,由于门体上端是平直的,在门顶过流水深较小时,水会顺门体后壁向下流淌,其流态不好,不能形成瀑布效果,缺少美感,同时,水中的水草、垃圾等容易挂集在门体上缘内侧,严重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门体容易留存杂物,不美观的问题,提出一种钢坝瀑流结构,使闸门可形成瀑布景观,同时,可减少杂物的积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坝瀑流结构,包括底部连接在底轴上的门体,所述门体上端设有弧形面。
该装置在使用时,门体可绕底轴旋转,改变门体的有效高度,可进行拦水或放水,放水时,高水位一侧的水流越过弧形面,可形成瀑布景观,具有极佳的美感,同时,由于弧形面的存在,水草、垃圾等杂物更容易在水的推动下越过弧形面,避免了垃圾积存在门板内侧。该结构用于钢坝上,具有美观、实用的技术效果。
为进一步保证其容易形成瀑布景观,所述弧形面的跨度小于门体顶部厚度,弧形面的后端设有过渡平台。水流越过弧形面后,经过渡平台时,过渡平台有将水向外抛射的趋势,更易形成瀑布景观。
为方便门体的吊装、更换,所述弧形面上设有安装起吊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有安装起吊装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门体,2弧形面,3过渡平台,4安装起吊装置,5瀑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为一种钢坝瀑流结构,包括底部连接在底轴上的门体1,门体1上端设有弧形面2,弧形面2的跨度小于门体顶部厚度,弧形面2的后端设有过渡平台3,弧形面2上设有安装起吊装置4。
本装置使用时,高水位一侧的水流越过弧形面,经过渡平台3时,过渡平台3有将水向外抛射的趋势,可形成瀑布景观。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为又一种钢坝瀑流结构,其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没有过渡平台3,其结构包括门体1,门体1上端设有弧形面2,弧形面2从门体1前壁面延伸到门体1的后壁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楚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楚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63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承载结构
- 下一篇:钢坝嵌入式拐臂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