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故障罐体剔除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6934.8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8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山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B07C5/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故障 剔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罐体试水检漏生产线的故障罐体剔除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产品的质量控制过程中,通常会将预先检测到的故障产品进行标记,而后通过后续的工序剔除相应的故障产品,在此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使标记工序和剔除工序联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罐体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由于罐体的质量关系到罐体本身使用的方便程度和安全性,以及使用者对罐体内装盛产品的使用感觉,因此受到极大关注。在制罐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也开发出来一系列自动化冲压生产线和相应的罐体质量控制方法,以保证罐体外观特性、气密性等方面的良好质量。
其中,对于罐体气密性方面的控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对罐体进行检漏处理,以剔除存在气密性问题的故障罐体。由于在此过程中需用将罐体放入水中进行沉水检漏,而现有技术中,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来实现,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成本,而且工作效率底下,另外,由于罐体的沉水检漏过程和后续的处理涉及到多道工序,且各道工序之间很难在工业生产线上找到良好的过度,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无法将试水检漏工序与前后的工序进行有效地整合,而是采用人工操作来实现各工序的衔接,这也延缓了整个罐体生产和检测过程的进度,浪费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故障罐体剔除系统,使检漏过程中故障罐体的标记工序与后续的故障罐体剔除工序的联动,不仅能够准确无误地剔除故障罐体,提高了罐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实现了自动化剔除,加快了罐体生产和检测的进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罐体剔除系统,包括剔罐控制系统、采集并向所述剔罐控制系统发出故障罐体信号的故障罐体信号箱、根据来自所述剔罐控制系统的剔除指令完成剔除动作的故障罐体剔除装置,所述剔罐控制系统处理故障罐体信号并向所述故障罐体剔除装置发出剔除指令,所述剔罐控制系统与所述故障罐体信号箱和故障罐体剔除装置信号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罐体剔除系统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其中,该故障罐体剔除系统用于罐体试水检漏生产线中,所述罐体试水检漏生产线中设置有水箱、传送带和对罐体进行试水检漏的试水检漏工位,所述故障罐体信号箱设置于水箱前沿并与试水检漏工位中罐体相对应,所述故障罐体剔除装置设置于所述传送带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故障罐体信号箱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与试水检漏工位中罐体个数相同的故障罐体标记按钮,所述标记按钮在操作面板上的位置与水箱中试水检漏工位中罐体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剔罐控制系统设置于罐体试水检漏生产线的主控制箱中,或者集成于罐体试水检漏生产线的主控制系统中。
优选地,所述故障罐体剔除装置设置有一将罐体轴向剔除出所述传送带的推罐汽缸,所述推罐汽缸的附近区域设置有一计量传送带上通过的放罐位个数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感应位置垂直朝向于所述传送带运动方向。
优选地,传感器将收集到的放罐位个数信息发送至所述剔罐控制系统,剔罐控制系统根据此放罐位个数信息和故障罐体信号向所述推罐汽缸发出剔除指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故障罐体剔除装置设置有一将罐体轴向剔除出所述传送带的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的附近区域设置有一计量传送带上通过的放罐位个数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感应位置垂直朝向于所述传送带运动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故障罐体剔除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故障罐体剔除系统,故障罐体信号箱和故障罐体剔除装置与剔罐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实现了检漏过程中故障罐体的标记工序与后续的故障罐体剔除工序的联动,不仅能够准确无误地剔除故障罐体,提高了罐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实现了自动化剔除,加快了罐体生产和检测的进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故障罐体剔除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故障罐体剔除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山,未经李金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69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