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油工业污水在线检测及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7356.X | 申请日: | 201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6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彭*;符长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G01N27/22;C02F1/4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世燕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油 工业 污水 在线 检测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油工业污水在线检测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分含量的标准有多种定义,最常用的是传统的测量绝对水含量(ppm)和测量水活性(AW)。ppm为1mL的容器内水的含量为多少ug,即1ug/mL=1 part per million,只反映了油中水的平均含量,它是最为传统的表示方法。而AW(Water Activity),即水活性,为物质中水分含量的活性部分或者说自由水。其定义为在密闭空间中,某一种物质的平衡水蒸气压和在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的比值。
ppm和AW均表示物质中的含水量,传统测量绝对水含量和测量水活性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只反映了被测物中水的平均含量;后者能直接反映被测物受潮湿的程度,而不必考虑被测物的种类、被测物的温度、被测物的老化、是否使用添加剂和使用年限等其他条件。因此,水活性比绝对含水量更能反映被测物中的含水量。当在任何系统中水活性超过0.9AW时,就有分离的危险(尤其是温度降低时)。水活性大于0.9AW有分离水的危险时通常作为报警。
传统的含油工业污水油中微量水检测包括人工取样、滴定分析(检测人员先对待测油品取样,拿到实验室采用传统的实验室滴定法分析油中水的含量,最后计算出油中水的ppm值),过程复杂且不具有实时性,且设备只能测而不控,无法实现微量水检测检测与分离净化装置的控制一体化,满足用户油水分离净化装置自动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含油工业污水在线检测及控制装置,采用温、湿度智能变送器进行含油工业污水中微量水份含量的检测;基于嵌入式系统技术,采用计算机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存储、处理分析、显示等,并根据实时在线测量情况实现检测装置、分离净化装置的自动起停控制和相关报警等功能,能实现微量水检测检测与分离净化装置的控制一体化,满足用户油水分离净化装置自动化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油工业污水在线检测及控制装置,包括CPU中央处理模块,所述CPU中央处理模块分别与外部信号检测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数据检测与接收传感器数据模块、输出控制模块、按键设置处理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连接,所述输出控制模块与上位机PLC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CPU中央处理模块是一个以MCU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包括主MCU和从MCU,所述主MCU接收上位机PLC指令、并根据指令信号做相应的数据处理,数据处完毕后向PLC反馈控制信号;接受温、湿度在线测试变送器的数据信号,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同时传送给从MCU;管理以主MCU为核心的小系统;所述从MCU接受主MCU的数据和控制液晶显示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了水活性(AW)为测量标准,代替传统的以ppm为参数的相对湿度(RH)标定法,而不必考虑油的种类、油的温度、使用的年限和条件,进行油中微量水份含量的检测,并采用基于计算机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原理实现油水分离净化油中微量水份含量的在线检测及其数据的处理、分析、存储、显示等功能,并根据实时在线测量情况实现检测装置、分离净化装置的自动起停控制和相关报警等功能。消除传统的油中微量水检测人工取样、滴定分析(检测人员先对待测油品取样,拿到实验室采用传统的实验室滴定法分析油中水的含量,最后计算出油中水的ppm值)过程的复杂性和非实时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硬件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含油工业污水在线检测及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CPU中央处理模块,CPU中央处理模块分别与外部信号检测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数据检测与接收传感器数据模块、输出控制模块、按键设置处理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连接,输出控制模块与上位机PLC控制模块连接。是一个以MCU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它与上位机PLC共同完成对油水分离净化装置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理工学院,未经四川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73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