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架摆臂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7521.1 | 申请日: | 201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1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安;王宪增;林划;沈礼庆;魏在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吕俊清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悬挂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悬挂系统的悬架组件,更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悬挂系统的悬架摆臂。
背景技术
舒适性是车辆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舒适性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又与悬挂系统的特性相关,因此,车辆悬挂系统是保证车辆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车辆悬挂系统作为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
现有车辆的每个悬挂系统包括一对横向间隔开的悬架组件,每个悬架组件包括悬架摆臂以及位于该悬架摆臂两端的底盘部件和空气弹簧部件。其中,悬架摆臂包括第一臂部分和第二臂部分,第一臂部分的一端与底盘部件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半轴套,而第二臂部分的一端用于安装空气弹簧部件,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半轴套对接的第二半轴套,第一半轴套和所述第二半轴套均呈半圆筒形,在将车轴装入后再将第一半轴套和第二半轴套对焊成轴套。
而第一臂部分包括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上翼板、下翼板之间的腹板,现有的第一臂部分截面一般呈“工”字形或C形,这两种结构的第一臂部分的抗弯、抗扭、抗变形性均不够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弯折、扭曲变形,另外,这两种结构的第一臂部分也没有给与其连接的减震器提供放置空间,因此减震器必须得放置于第一臂部分之外的地方,这样减震器往往容易被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翼板向下凹陷形成空腔以给减震器提供放置空间的悬架摆臂,解决现有技术的悬架摆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弯折、扭曲变形以及减震器容易被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架摆臂,包括第一臂部分,该第一臂部分的一端与底盘部件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半轴套,该第一臂部分包括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上翼板、下翼板之间的腹板,所述上翼板向下凹陷形成容置减震器的空腔。
上述的悬架摆臂中,所述空腔的横截面呈U形。
上述的悬架摆臂中,所述空腔包括底壁和两侧壁,所述两侧壁中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减震器的第一臂安装孔。
上述的悬架摆臂中,所述空腔的两侧壁顶部分别向外延伸出侧壁边缘。
上述的悬架摆臂中,所述空腔的两侧壁高度自连接所述第一半轴套的一端开始向另一端逐渐降低,对应的,所述腹板的高度自连接所述第一半轴套的一端开始向另一端逐渐升高直至所述第一臂部分整个横截面呈工字形。
上述的悬架摆臂中,所述悬架摆臂还包括第二臂部分,该第二臂部分的一端用于安装空气弹簧部件,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半轴套对接的第二半轴套。
上述的悬架摆臂中,所述第一半轴套和所述第二半轴套均呈半圆筒形,所述第一半轴套和所述第二半轴套对焊成轴套。
上述的悬架摆臂中,所述第一半轴套和所述第二半轴套中分别开有用于将所述第一、第二半轴套独立与车轴焊接在一起的窗口。
上述的悬架摆臂中,所述第二臂包括一表面基本为平面的安装面,该安装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空气弹簧部件的第二臂安装孔。
上述的悬架摆臂中,所述的第二臂部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之下的腹板,所述的第二臂部分的截面呈T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悬架摆臂具有一上U下I形的似酒杯状截面的第一臂部分,因此受力均匀,不易弯折、扭曲变形且铸造工艺简单、加工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悬架摆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弯折、扭曲变形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悬架摆臂,由于上翼板向下凹陷形成了容置减震器的空腔,给减震器提供了放置空间,因此使整个悬架组件结构紧凑,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减震器放置于悬架摆臂之外容易被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本实用新型结合以下的附图详细说明其目的、特征及特点。通过附图的说明,将可对实用新型的内容有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及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悬架摆臂连同各种辅助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图2中悬架摆臂的第一臂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图2中悬架摆臂的第一臂部分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横截面图;
图6A为图4的主视图;
图6B、6C、6D、6E分别为图6A的A1-A1、A2-A2、A3-A3、A4-A4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7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观光休闲车车门防风雨装置
- 下一篇:非织造布生产线网帘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