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舱辅助导风散热侧导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7730.6 | 申请日: | 201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1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政;蔡淑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0 | 分类号: | B60K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舱 辅助 散热 导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发动机舱辅助导风散热侧导流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发动机在运转时发动机舱会产生高温,目前对发动机采用的散热降温方式主要由风冷、水冷和制冷液制冷等,而尤以风冷为主,故而解决发动机舱散热问题则需要解决导风的问题。
现有的发动机舱辅助导风散热侧导流板主要由连接固定于汽车的散热器面板上的侧导流板本体构成,侧导流板本体设置有与汽车的散热器面板上的曲折面相匹配的曲折部。这种传统结构的侧导流板,由于考虑到发动机舱内各刚性集团间的震动位移,侧导流板与环境之间的间隙应保持在10mm以上,这样就使得侧导流板的面积减小,导流效率降低;同时侧导流板与散热器面板的连接不牢固,容易脱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提高产品品质的发动机舱辅助导风散热侧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一种发动机舱辅助导风散热侧导流板,主要由连接固定于汽车的散热器面板上的侧导流板本体构成,所述侧导流板本体设置有与汽车的散热器面板上的曲折面相匹配的曲折部,所述侧导流板本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软性的唇边。
所述侧导流板本体两端与散热器面板相连接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凸起连接件,该凸起连接件将侧导流板本体连接固定于散热器面板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增加软性的唇边之后,不需要10mm间隙的要求,即可使导流效率大大增加。不仅很好的解决大灯内积灰(导流板很好的防止了灰尘的弥漫,使其通过大灯背面通气孔进入大灯的机会降低),同时并提高空调制冷效率1-3℃。引导空气更好的流向散热器以改善发动机舱内的温度,防止灰尘的弥漫和堆积。设置的凸起连接件增加了材料之间的连接接触面积,使材料在注塑成型时有更强的简剪切升温作用,有助于连接,有效防止软胶脱出的情形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汽车的散热器面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导流板本体、2-唇边、3-凸起连接件、4-散热器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发动机舱辅助导风散热侧导流板,主要由连接固定于汽车的散热器面板4上的侧导流板本体1构成,所述侧导流板本体1设置有与汽车的散热器面板4上的曲折面相匹配的曲折部,所述侧导流板本体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软性的唇边2。所述侧导流板本体1两端与散热器面板4相连接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凸起连接件3,该凸起连接件3将侧导流板本体1连接固定于散热器面板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7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资讯安全管理系统
- 下一篇:汽车铰链导轨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