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强耐磨高效渣浆泵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8713.4 | 申请日: | 201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3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昌云 |
主分类号: | F04D7/04 | 分类号: | F04D7/04;F04D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强 耐磨 高效 渣浆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渣浆泵,尤其涉及一种超强耐磨高效渣浆泵。
背景技术:
渣浆泵从物理学原理上讲属于离心泵的一种,从概念上讲指通过借助离心力(泵的叶轮的旋转)的作用使固、液混合介质能量增加的一种机械,将电能转换成介质的动能和势能的设备。渣浆泵的名称是从输送介质的角度来划分的一种离心泵。
渣浆泵可广泛用于矿山,电力、冶金、煤炭、环保等行业输送含有磨蚀性固体颗粒的浆体。如冶金选渣浆泵矿厂矿浆输送,火电厂水力除灰、洗煤厂煤浆及重介输送,疏浚河道,河流清淤等。在化工产业,也可输送一些含有结晶的腐蚀性浆体。目前,渣浆泵的应用范围中,80%左右都是用在矿山行业选矿厂。由于矿石初选工况较为恶劣,因此在这一工段,渣浆泵的使用寿命普遍较低。当然,不同的矿石,磨蚀性也不一样。在洗煤行业,由于工况不同,较大煤块,煤矸石容易堵塞,对于渣浆泵的设计要求很高。在海水选砂领域,渣浆泵应用也开始逐渐被客户认可。但是在海水里选砂,河道里挖沙,渣浆泵更容易被认为,称为砂泵,挖泥泵。尽管叫法不一,但是从结构特点和泵的性能原理上来讲,都可以通称为渣浆泵。因此在这海水选砂中我们经常称为砂泵,在河道清淤里面习惯上叫挖泥泵。渣浆泵的用途虽然广泛,但是正确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渣浆泵由于其名称本身的局限性使得一些非本行业的人对此产生误解,事实上,泥浆泵,杂质泵,挖泥泵,清淤泵,等都在渣浆泵的应用范围。在渣浆泵的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设计,正确的计算,合适的选型,这几点非常重要。
原ZM型渣浆泵材质为Cr20Mo3,耐磨性能一般,例如:用在特殊工矿条件下的铝矿,原泵在生料车间只能用到1200小时左右就必需更换耐磨件了, 所以此类泵为高消耗产品,耐磨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来弥补现有技术渣浆泵耐磨性差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增强耐磨性、提高使用寿命,更高效、节能、低碳的超强耐磨高效渣浆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超强耐磨高效渣浆泵,其主要包括泵壳、泵盖、叶轮、主轴,在主轴的前端设置有叶轮,叶轮装置在泵壳与泵盖形成的内腔中,泵壳与泵盖联接处设置有泵壳密封垫:叶轮前端、后端的外圆上都设置有口环,叶轮前端面由螺钉紧固,后端面设置有喉套,并装置在泵盖的内圈中;所述的喉套的另一端面设置有集装式机封,集装式机封的一部分也装置在泵盖的内圈中,轴承箱设置在主轴的后端,轴承箱前端的内腔中设置有润滑油池、甩油环,后端内腔中设置有轴承,后端面由轴承箱盖封闭,轴承箱盖内圈设置有封油环,其特征在于,在该叶轮的介质所经表面设置超音速火焰喷涂硬质合金涂层。
其中,该泵壳的介质所经表面设置超音速火焰喷涂硬质合金涂层。
其中,该泵盖的介质所经表面设置超音速火焰喷涂硬质合金涂层。
其中,该口环的介质所经表面设置超音速火焰喷涂硬质合金涂层。
在介质所经之处的部件泵壳、泵盖、叶轮、口环表面设置超音速火焰喷涂硬质合金涂层的构造是:原渣浆零部件加工结束后,在所有的过流部件表面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形成硬质合金涂层。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High.VeIocicyOxygen.Fuel)是一种新兴的先进热喷涂工艺,它利用高纯度丙烷为燃料,能产生6倍音速以上的高温高压燃气,粉末经焰流加温溶融雾化后以超音速喷向工件表面,沉积形成致密,均匀低氧化物含量的高硬度高结合力的硬质合金涂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超强耐磨性的原理是:具有如上结构的硬质合金涂层具有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和隔热等优异性能,涂层硬度极高,达到68-72HRC;喷涂粒子飞行速度高,粒子速度可达800-1200m/s,强大的冲击力使涂层与基体间具有70-90Mpa的结合强度;强大的冲击力使涂层致密度可达99.9%,使涂层具备优良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冲蚀性,同时超音速火焰愤涂强大的冲击力使涂层呈现压应力状态,减少了涂层裂纹的机会,使之形成超强耐磨保护 层。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超强耐磨性,提高了使用寿命,更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昌云,未经朱昌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87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盘式制动器密封装置
- 下一篇:余热发电系统暖管蒸汽回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