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8750.5 | 申请日: | 201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3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吴瑞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瑞昌 |
主分类号: | F04B43/02 | 分类号: | F04B4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出现了水资源状况恶化的趋势,水资源短缺及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凸显。针对城市自来水的二次污染问题以及由于源水污染续存在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的以反渗透膜为核心过滤单元的家用纯水机进入千家万户。
在纯水机系统中,需要用到增压泵作为流体增压设备,现有的增压泵全部采用直流电机式的隔膜增压泵,总体而言,此种泵成本高,效率低,是导致家用纯水机系统难以普及的原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新的增压方式的泵头结构,该泵头结构内设有永磁铁,使用时将该泵头结构置于交变磁场附近,泵头结构内的永磁铁会在磁场南极、北极变换时在磁场磁力作用下往复移动从而控制泵头结构内水流所在容腔的体积变化,实现增压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泵头结构,包括由其本体和隔水板构成的进水腔、出水腔的泵头座,进水腔、出水腔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接通,所述泵头座内还具有由封盖一、封盖二和泵头座本体构成的容腔,容腔内具有将其分隔为容腔一、容腔二的隔水膜,隔水膜上固定有永磁铁,所述进水腔处设有水路由进水腔流向容腔一的单向阀结构,所述出水腔处设有水路由容腔一流向出水腔的单向阀结构。
所述进水腔处还设有水路由进水腔流向容腔二的单向阀结构,所述出水腔处设有水路由容腔二流向出水腔的单向阀结构。
还包括压封件一、压封件二,所述压封件一、压封件二相互匹配并且连接后形成一密闭腔体,永磁铁置于该密闭腔体内,所述隔水膜周边密封固定于泵头座本体上,隔水膜中央部位压紧固定于压封件一、压封件二之间。
所述水路由进水腔流向容腔一的单向阀结构由连通进水腔、容腔一的阀口一,以及位于容腔一内并密封该阀口一的阀垫一构成,所述阀垫一固定于泵头座上。
所述容腔一流向出水腔的单向阀结构由连通容腔一、出水腔的阀口二,以及位于出水腔内并密封该阀口二的阀垫二构成,所述阀垫二固定于泵头座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泵头结构内设有永磁铁,使用时将该泵头结构置于一个交变磁场内,位于该交变磁场内的永磁铁会在磁场南极、北极变换时在磁场磁力作用下往复移动从而控制泵头结构内水流所在容腔的体积变化,起到增压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为泵头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增压方式,该增压方式构成的增压泵成本低,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相对应的部件名称:01、进水口,02、泵头座,03、进水腔,04、密封圈一,05、阀口一,06、阀垫一,07、容腔一,08、封盖一,09、压封件一,10、永磁铁,11、阀口二,12、阀垫二,13、出水腔,14、出水口,15、密封圈二,16、密封圈三,17、阀口三,18、阀垫三19、容腔二,20、封盖二,21、压封件二,22、隔水膜,23、阀口四,24、阀垫四,25、隔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泵头结构,该泵头结构包括由其本体和隔水板25构成的进水腔03、出水腔13及容腔的泵头座02,进水腔03、出水腔13分别与进水口01、出水口14接通,泵头座02和封盖一08、封盖二20构成容腔,其内具有将其分隔为容腔一07、容腔二19的隔水膜22,隔水膜22周边密封固定于泵头座02本体和隔水板25之间,隔水膜22中央部位压紧固定于压封件一09、压封件二21之间,其中,压封件一09呈圆柱状结构,并且具有与其本体的圆柱状结构同轴的圆柱状中空结构,该圆柱状中空结构内壁具有螺纹,压封件二21也称圆柱状结构且该圆柱状结构外壁具有螺纹,其外径与压封件一09的圆柱状中空结构的内径相匹配,即正好可以螺纹连接,压封件二21也具有与其本体的圆柱状结构同轴的圆柱状中空结构,并且压封件二21底部具有径向外凸构成的一个圆环状平台,该圆环的外径与压封件一09外径相等,隔水膜22中央部位压紧固定于压封件一09具有空腔开口的下端、压封件二21的圆环状平台之间,压封件一09、压封件二21螺纹连接后形成一密闭腔体,该密闭腔体内设置有一永磁铁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瑞昌,未经吴瑞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87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