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工位物料转换溜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9074.3 | 申请日: | 201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1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业;邓宇;陈尚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46 | 分类号: | B65G47/46;B65G11/16;B65G4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工位 物料 转换 溜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装料机械化运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工位物料转换溜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钢铁、矿山、煤炭、水泥等行业的大量散状物料的输送作业采用大型胶带机运输,整个运输线路由大量的胶带机组成一个复杂的转运流程,其中一条输送线向另外两条或多条输送线的倒运方式非常普遍。目前采用的转接技术有:移动卸料车、电液动三通四通翻板、摆动漏斗、双向可逆胶带机、梭式胶带机、胶带机头部伸缩装置等。这些转接技术各有优劣,移动卸料车适合多工位卸料,但其环保性较差;三通四通分料翻板适合两工位或三工位分料,也较为环保,但其存在易堵料卡料和设备部件易损坏的问题;可逆胶带机、梭式胶带机、胶带机头部伸缩装置虽能解决卡料堵料和减小转运落差,但这类设备的布置需要增加厂房楼层和面积,设备和土建投资均较高。
申请号为200720086359.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物料输送转接装置,该装置包括二~三个溜槽通过支架或支座安装在一个移动小车上,移动小车置于导轨上,移动小车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为电驱动。该装置虽然解决了卡料、堵料现象,可以防止粉尘飞扬,但是,由于电驱动冲击力强,因此该装置存在启动、停止不平稳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启动、停止较平稳的多工位物料转换溜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工位物料转换溜槽装置,包括溜槽和车架,所述溜槽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通过车轮置于导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通过液压缸驱动。
为了便于控制溜槽随车架在导轨上滑动,上述液压缸为中间铰轴式且通过铰轴与所述车架连接。
为了减小车轮及铰轴的摩擦、磨损,上述车架上设有润滑装置。
为了检测车架是否运行到卸料工位,上述多工位物料转换溜槽装置还包括行程控制装置,所述行程控制装置设置在卸料工位上。
为了保证安全并防止灰尘进入,上述车轮上设有防护罩。
为了减少扬尘,上述溜槽出料口设有密封装置。
上述溜槽为双向溜槽且为钢结构。
为了防止溜槽磨损,所述溜槽内铺设耐磨衬板。
上述液压缸设置在支撑平台上。
上述液压缸通过伸缩驱动车架带动溜槽在导轨上滑动,到达工位时,设置在工位上的行程控制装置发生感应给系统发出信号,车架停止运行,将来料转至接料设备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驱动方式,抗冲击性强,启动、停止较平稳,特别适合重载及来料量不平稳的工况,同时,通过设置行程控制装置,实现了多工位转换溜槽装置运行到卸料工位的自动检测,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小、环保效果好及工作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多工位物料转换溜槽装置,包括溜槽1、车架2和行程控制装置10,溜槽1设置在车架2上,车架2通过车轮3置于导轨5上,车架2通过液压缸7驱动,行程控制装置10设置在卸料工位上;
液压缸7为中间铰轴式且通过铰轴与车架2连接,车架2上设有润滑车轮3和铰轴的润滑装置8,车轮3上设有防护罩9,溜槽1出料口设有密封装置4,液压缸7设置在支撑平台6上;
溜槽1为双向溜槽且为钢结构,溜槽1内铺设耐磨衬板。
液压缸7伸缩驱动车架2带动溜槽1在导轨5上滑动,到达工位时,行程控制装置10发生感应向系统发出信号,车架2停止运行,将来料转运至接料设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9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