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9440.5 | 申请日: | 201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5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魏德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保定太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盘管式换热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元件。
背景技术
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是换热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换热设备是指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通过换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是以热量交换为目的。即在确定的流体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交换一定数量的热量。
过冷凝浮动盘管换热器是一种新型高效换热设备,主要应用于压力容器领域的生活热水系统、空调采暖系统、散热器采暖系统,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用水的旅馆、饭店、商场、医院、浴池、疗养院、干休所、船舶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场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和快捷。
换热器的基本要求是换热器满足换热,即达到需求的换热量和热水温度,损失要少,效率高,流动阻力小,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而市场上的换热器种类繁多,换热损失大,盘管不规则,易结垢,传热效率低,维护性能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蒸汽耗量,结构简单,实用,节能,降耗,耐久的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包括热媒输入、输出管,在所述的热媒输出管上设有至少一组环形过冷凝盘管,所述环形过冷凝盘管的入口与热媒输出管相连通,环形过冷凝盘管的出口与热媒输出管相连通。
所述的热媒一般指在热交换中使用的蒸汽或其他介质。
进一步,所述的热媒输入、输出管设置在环形过冷凝盘管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的热媒输入、输出管穿设在环形过冷凝盘管的中心孔中。
进一步,所述的环形过冷凝盘管中,环形过冷凝盘管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均与所述的热媒输出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过冷凝浮动盘管元件具有以下特点:
a、增加了过冷凝换热盘管,减少了蒸汽耗量,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
b、采用新型可独立更换的紫铜盘管,易于维修;
c、自由浮动设计,消除了局部热应力的影响,而且能自动除垢;
d、蒸汽、冷凝水盘管采用铜制,具有抗腐蚀、强度大、使用寿命长,防止“军团菌”的滋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包括热媒输入管1、热媒输出管2,在所述的热媒输入管1、热媒输出管2上设有多个环形换热盘管3,分别为第一换热盘管31,第二换热盘管32,第三换热盘管33,第四过冷凝盘管34。所述第一换热盘管31,第二换热盘管32,第三换热盘管33,它们的入口均与热媒输入管1相连通。第一换热盘管31,第二换热盘管32,第三换热盘管33,它们的出口均与热媒输出管2相连通。所述的环形盘管中的第四环形过冷凝盘管34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均与所述的热媒输出管2相连通。所述的热媒输入管1、输出管2设置在四个环形盘管的一侧。
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热媒输入管1、输出管2穿设在四个环形盘管3的中心孔中。
在使用时,将所述的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装设在立式或者卧式的加热容器中,一般是将入口端和出口端均与热媒输出管相连通的环形过冷凝盘管设置在热媒输出管的排水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保定太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保定太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94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娱乐设备挂包
- 下一篇:一种收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