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动盘管换热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9441.X | 申请日: | 201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5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魏德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保定太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0 | 分类号: | F28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盘管换热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动盘管换热元件。
背景技术
浮动盘管换热元件是换热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换热设备是指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通过换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是以热量交换为目的。即在确定的流体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交换一定数量的热量。
浮动盘管换热器是一种新型高效换热设备,主要应用于生活热水系统、空调采暖系统、散热器采暖系统,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用水的旅馆、饭店、商场、医院、浴池、疗养院、干休所、船舶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场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和快捷。
换热器的基本要求是换热器满足换热,即达到需求的换热量和热水温度,损失要少,效率高,流动阻力小,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而市场上的换热器种类繁多,换热损失大,盘管结构不规则,易变形,易结垢,传热效率低,维护性能差等缺陷,浮动盘管换热元件有效的克服以上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浮动盘管换热元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多组浮动盘管,各组盘管进口并联连接在热媒进管上,出口并联连接在热媒岀管上,所述的热媒进管,热媒出管可用圆管,也可用半圆管。所述的热媒一般指在热交换中使用的蒸汽、热水或其他介质。
进一步,所述的热媒输入、输出管设置在浮动盘管的内侧或外侧。热媒输入管、热媒输出管为圆管。
进一步,所述的热媒输入、输出管穿设在浮动盘管的中心空间。热媒输入管、热媒输出管为半圆管。
进一步,所述的多组浮动盘管,进口均连接在热媒输入管上,出口均连接在热媒输出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浮动盘管元件具有以下特点:a、采用新型可独立更换的紫铜盘管,自由浮动设计增加了蒸汽流量,大大提高了散热量。b、浮动盘管采用铜制,具有抗腐蚀、强度大、使用寿命长。c、能自动除垢,由于浮动盘管换热时管壁与水垢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随温度变化,水垢就会自动脱落。d、防止“军团菌”的滋生。e、浮动盘管换热元件的结构紧凑,刚性大,占用空间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浮动盘管换热元件,包括热媒输入管1、热媒输出管2,在所述的热媒输入管1、热媒输出管2上焊接有多组浮动盘管3,假设分别为第一组浮动盘管31,第二组浮动盘管32,第三组浮动盘管33,第四组浮动盘管34,所述第一组浮动盘管31,第二组浮动盘管32,第三组浮动盘管33,第四组浮动盘管34,它们的入口均与热媒输入管1,并联连接;第一组浮动盘管31,第二组浮动盘管32,第三组浮动盘管33,第四组浮动盘管34,它们的出口均与热媒输出管2并联连接。所述的热媒输入管1、热媒输出管2、设置在盘管的内侧或外侧。所述的热媒输入管1、热媒输出管2为圆管。
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热媒输入管1、热媒输出管2穿设在多组浮动盘管3的中心空腔内。所述的热媒输入管1、热媒输出管2为半圆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保定太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保定太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94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