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社区流动人员管理信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9803.5 | 申请日: | 201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7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秦野;乔世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雅英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0 | 分类号: | G06Q10/00;G06Q50/00;H04L12/5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社区 流动 人员 管理信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社区流动人员管理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国内城市化进程加速,从城市到城市,从农村到城市,人员流动量急剧增长,对社会秩序造成很大的管理隐患。各种务工、经商、办事、求学人员长期在一个城市居住、生活,人员目的、目标、动机复杂,传统的流动人口登记管理服务已经不能满足治安管理的需求。如何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流动人员治安管理水平,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社区流动人员管理相对于其他工作来说,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种管理,涉及到如何推进流动人口规范管理,居住证协同办理等治安管理工作。社区流动人员具有高复杂、高流动的特性。
对于各类流动人员相对集中和案件高发的城市、郊区等社区,公安机关一直采取突击检查来保证治安需求,有时接到群众举报或者接到报案,等公安干警赶到现场时犯罪嫌疑人已经逃逸。公安机关苦于没有现场证据和犯罪嫌疑人的资料,给公安办案人员破案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目前,由于新兴社区和流动人员大量增加,违法犯罪活动也有上升的趋势,社区流动人员管理工作迫切需要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手段,但是现有社区流动人员管理系统往往是被动控制,仅简单的使用身份证、图片信息等,采用传统的对比、登记方式作为比较依据,不能完全做到对社区流动人员的真实身份信息进行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社区流动人员管理信息系统,以克服现有社区流动人员管理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社区流动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终端信息采集模块、无线传输网络、网络隔离模块、后台服务器模块和社区流动人员管理模块,所述终端信息采集模块联入无线传输网络,无线传输网络通过光线交换机与网络隔离模块连接,网络隔离模块通过后台服务器模块与社区流动人员管理模块连接。
所述终端信息采集模块包括街道信息采集设备、职介信息采集设备、租赁信息采集设备、企业信息采集设备、工况信息采集设备、市场信息采集设备和学校信息采集设备,所述街道信息采集设备、职介信息采集设备、租赁信息采集设备、企业信息采集设备、工况信息采集设备、市场信息采集设备和学校信息采集设备均通过3G无线传输模块与无线传输网络中的3G无线基站通讯连接。
所述无线传输网络包括3G无线基站和无线通讯传输模块,3G无线基站通过无线通讯传输模块与所述光线交换机连接。
所述网络隔离设备包括路由器,路由器通过线路连接防火墙。
所述后台服务器模块包括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人员信息数据库、社区信息数据库和数据访问查询数据库,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人员信息数据库、社区信息数据库和数据访问查询数据库均通过线路与所述防火墙连接。
所述社区流动人员管理模块包括查询报警终端和数据交换机,查询报警终端通过数据交换机与所述数据访问查询数据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射频卡录入和无线传输技术,通过对社区流动人员的基本信息、同住人员信息、社区信息、人脸信息、从事工作的信息、房屋信息、车辆信息、企业信息、动态信息和时间信息等详细信息进行采集,在后台服务器模块进行登记和备案,并将社区流动人员的详细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到社区流动人员管理模块,同时自动将上传信息分类管理,可鉴别社区流动人员信息的真伪和合法性,及时提供报警,准确掌握流动人员的工作动态;可为违法犯罪案件提供管理查询依据,为案件侦破提供第一手线索;能够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抓获流窜到本地的各类嫌疑人,还可以实时掌握相关问题人员的工作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社区流动人员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中:
1、终端信息采集模块;11、街道信息采集设备;12、职介信息采集设备;13、租赁信息采集设备;14、企业信息采集设备;15、工况信息采集设备;16、市场信息采集设备;17、学校信息采集设备;18、3G无线传输模块;2、无线传输网络;21、光线交换机;22、3G无线基站;23、无线通讯传输模块;3、网络隔离模块;31、路由器;32、防火墙;4、后台服务器模块;41、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42、人员信息数据库;43、社区信息数据库;44、数据访问查询数据库;5、社区流动人员管理模块;51、查询报警终端;52、数据交换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雅英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雅英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98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管进料仓调整机构
- 下一篇:一种层压式超薄型RFID电子标签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