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开式底开料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1228.2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2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东;黄其明;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3/02 | 分类号: | B66C3/02;B66C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式底开料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的吊运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料篮。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中,常见的有电炉底开式料篮、炼钢厂的连杆提升底开式料罐等,这类设备均有其局限性。如电炉底开式料篮需要利用吊车副钩开启料门,连杆提升底开式料罐需要变换起吊位置才能开门。上述料篮、料罐在结构、容量和工艺操作上不适应电炉的废钢快速运输概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快速吊装、输送和自动释放和关闭的自开式底开料篮。
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开式底开料篮,包括料篮和设置在料篮下方的开门机,所述料篮包括底部开口的料框和设置在料框上的两扇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门的顶端铰接于料框上,至少一个料门上设置有呈的“八”字状的倾斜导轨;
所述开门机的截面呈“M”状,所述开门机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倾斜导轨配合的滚轮或凸缘;
当料篮从开门机上方下降时,开门机的滚轮或凸缘托住料门上倾斜导轨,料篮的重力将料门撑开,实现自动卸料;当料篮提升时,料门依靠重力自动关闭,可以进行下次装料。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为了防止卡料,所述料门底部的剖面呈弧形,这样在料门打开的时候,物料部会卡到料门的底部。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为了保证料篮不会倾覆,所述料门端面上两个料门的接触部分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两个半圆形凹槽,两个凹槽形成一个孔,孔内设置有导向销柱;所述开门机的中部设置有导槽。
所述导槽设置于开门机的内侧。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凹槽的正上方或正下方还设置有一个以上同样的两个凹槽及相应的导向销柱,这样可以进一步的防止料篮的倾覆。
料框和料门组成承运物料的容器,一般是矩形,也可以是圆形或多边形。料框可根据需要安装必要的吊耳或其它起运设施,两扇料门通过铰连接到料框上。铰点的位置要保证料门的自重以及自重加荷重所产生的转矩,使料门转向关闭方向,这样可以保证卸料完成后提升过程中,料门能够自动关闭,以及物料承运过程中,不管物料位于料篮中的任何位置,料门均不会主动打开。开门机安装在卸料点,对应料篮的两端位置各有一套,分别驱动料门的两端。开门机的作用是定位、导向和撑开料门,一般用导槽和滚轮实现。导槽一般布置于开门机的中间,也可以在其它位置。导槽的数量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有多条。滚轮的位置要使开门的效果最大,一般尽量远离料门中心。料门上的导轨可以简化成直线,最理想的曲线应当是使与滚轮的每处接触点上滚轮对料门铰轴产生的开门力矩最大。由于滚轮相对固定,导轨曲线应当做成使料篮下降的每一位置,滚轮对导轨的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接触点与铰轴点的连线。并且,料门的设计要使得滚轮力矩大于物料在料门上摩擦力产生的阻力矩。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可靠,吊装设备无需其它辅助动作仅需要重力就可实现自动的开启、关闭。该装置在冶金的物料装卸和输送领域具有推广意义,也在交通运输、物流等其它领域有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料门与开门机接触时的示意图;
图3图1料门被开门机打开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料门被打开时的轴测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采用另一种吊耳形式的轴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自开式底开料篮,包括料篮和设置在料篮下方的开门机3,料篮包括底部开口的料框1和设置在料框1上的两扇料门2,料门2的顶端铰接于料框1上,每扇料门2上设置的倾斜导轨2a,两个导轨2a呈“八”字状;开门机3的两侧设置有滚轮3b。料门2底部的剖面呈弧形。料门2端面上两个料门2的接触部分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两个半圆形凹槽,两个凹槽形成一个孔,孔内设置有导向销柱1b;开门机3的中部设置有导槽3a。导槽3a设置于开门机3的内侧。
物料装在由料框1和料门2组成的料篮中,物料的重量作用在料门2上,通过料门2的铰接点传递到料框1上,运载设备通过料框1上的吊耳1a将物料运送到卸料点开门机3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1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冷却管式臭氧发生器
- 下一篇:摄影器材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