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电致动式电子感应挂锁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1453.6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4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秉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宽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7/28 | 分类号: | E05B67/28;E05B49/00;E05B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致动式 电子 感应 挂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挂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电致动式电子感应挂锁。
背景技术
目前,在琳琅满目的锁具当中,机械式挂锁是一种相当方便且实用的锁具,其结构主要是在锁体内部设置一锁栓,并在外端一侧枢设有一U型锁杆,该U型锁杆的另一端具有一锁扣端,而该锁扣端可伸入锁体的一锁孔内,使用者利用一钥匙扭转锁栓以控制锁栓与锁杆的锁扣端之间的闭锁或开锁状态。
但是,公知的机械式挂锁必须依赖钥匙才能打开,倘若钥匙毁坏或变形则无法使用,万一钥匙遗失的话,就必须重新打造钥匙或更换整组锁具。另外,公知的机械式挂锁大部分仅具有单一开锁机制,由于钥匙的轮廓很容易被复制,甚至熟练的小偷能够以特殊开锁技巧打开锁体,故其防盗效果较差。
于是,目前市面上推出多种形式的电子挂锁,其利用电磁感应或无线射频辨识系统(RFID)来控制锁栓的启闭,其解锁的困难度较传统机械式挂锁更高,借此增加挂锁本身的防盗效果。目前,公知的电子挂锁内部设有用于带动锁栓移动的一小型马达,当使用者手持一电子卡接近电子挂锁时,电子挂锁内的感应器(不论是电磁感应器或RFID感应器)会感应到电子卡内的资料,一旦判读资料后确认为正确的电子卡时,电子挂锁内的控制器便传送一驱动信号以驱动该小型马达正转或反转,进而带动锁栓前进或后退,借此达成闭锁或开锁的动作。
如上所述,可想而知,公知的电子挂锁内部的结构复杂、零件数量较多、且由于马达的缘故导致挂锁的整体体积难以缩减;另外,传统马达的耗电量较大,势必缩减电子挂锁内的电池寿命;所以,如何缩减电子挂锁的体积以推出适用于行李箱或办公桌抽屉等的精巧挂锁,且其耗电量低而能够延长电子挂锁的电池寿命,一直是电子挂锁的制造业者长期来所欲克服的问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电致动式电子感应挂锁,其能够大幅缩减挂锁的体积,且耗电量低而能够延长挂锁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电致动式电子感应挂锁,其配合一电子卡以达成开锁和/或闭锁,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锁孔;
一锁杆,枢接该壳体并具有嵌入该锁孔内的一锁扣端;
一感应器,设置于该壳体内以感应所述电子卡的资料;
一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感应器以辨识该感应器所感应到的资料;
一压电致动器,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并被该控制单元驱动而产生位移;以及:
一锁栓组件,设置于该壳体内部并被该压电致动器带动而能够在卡掣该锁扣端的一第一位置和脱离该锁扣端的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壳体是由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所组成,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围设出一容置空间,上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一锁心孔和一缺槽,下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一枢轴孔,而另一侧开设有一锁孔,下壳体的内部成型有一对滑轨和一对轴承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锁杆呈U型且包含枢接于所述枢轴孔内的一枢接端和嵌入所述锁孔内的一锁扣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感应器为选自电磁式感应器或无线射频辨识系统感应器。
作为优选方案,控制单元包含设置于下壳体内的一电路板、布设于电路板上的一处理器、和电性连接处理器的一控制器,感应器所感应到的资料被传送至处理器上,处理器对资料进行辨识与处理,并将处理过的资料传送至控制器以控制压电致动器。
作为优选方案,压电致动器是设置于一对滑轨之间且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是用以产生一驱动电压并将驱动电压输入压电致动器内,用以驱动压电致动器产生位移。
作为优选方案,锁栓组件包括受压电致动器驱动而滑移的一滑动件和选择性卡掣锁扣端的一内锁栓,滑动件的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两个隔开的导引凸肋,每一滑轨嵌入两个导引凸肋之间,以使滑动件跨设并滑行于一对滑轨上,内锁栓跨置于一对轴承孔上并能够沿着一对轴承孔的轴线滑动。
作为优选方案,滑动件成型有一操作部,操作部具有一前导端面和侧向邻接前导端面的一卡掣面,内锁栓的一端是用以卡掣锁扣端,而另一端则抵靠操作部的卡掣面,在第一位置时,滑动件沿着一对滑轨滑行而使操作部的卡掣面抵靠内锁栓,在第二位置时,滑动件沿着一对滑轨滑行而使卡掣面脱离内锁栓。
作为优选方案,内锁栓的中段处成型有一解锁杆,解锁杆的自由端突出于上壳体的缺槽外,解锁杆与靠近卡掣面的一部分内锁栓上套设有一弹簧,弹簧抵靠于其中一轴承孔周缘壁和解锁杆之间以偏压内锁栓朝向锁扣端迫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宽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宽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14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