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洗袜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1463.X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5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彭肖勇;马婷;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肖勇;马婷;李丹 |
主分类号: | D06F9/00 | 分类号: | D06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袜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清洁装置领域,尤其是洗袜机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洗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洗涤,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伤手,另一种是利用洗衣机洗涤,这种方式费水,多双袜子洗涤时袜子易缠绕,不易洗干净,且污染洗衣机中的其它衣物。所以有设计一种省时省力、不伤手、清洗彻底且能一次清洗多双袜子的洗袜机的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普通洗袜方式费时费力,易伤手,无法清洗干净多双袜子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利用两排竖直方向转动的袜托和水平转动的转桶相互摩擦清洗袜子的一种洗袜机,具有省时省力、不伤手、清洗彻底且能一次清洗多双袜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洗袜机,主要由两排竖直方向平行排列的袜托和位于两排袜托之间竖直放置的转桶组成,袜托为头部呈圆锥形的圆柱体,转桶为圆柱体。机盖位于洗袜机顶部,转桶电机位于洗袜机底部正中,转桶电机外有一隔离层,防止电机进水,转桶与转桶电机的转子相连,转桶随电机的转动而转动,转桶表面覆盖有刷毛。转桶正前方是一竖直排列且与转轴相连的袜托,袜托上有倒钉,袜托与转桶表面的刷毛紧密接触,两者转动时产生摩擦。转轴固定并穿过固定挡板,防止转轴在转动过程中脱落。固定挡板上端与装置顶部相连,下端设有排水小孔。每个转轴上均有规格相同的齿轮,各齿轮紧密接触。位于正中的转轴与电机的转子固定,电机外有一防水隔板。排水孔位于洗袜机左侧的固定挡板与防水隔板之间。转桶背面竖直排列有一与转桶正面结构相同的袜托。在洗袜时,先打开机盖,把需要洗的袜子套在有倒钉的袜托上,然后打开洗袜机的开关,转桶会随转桶电机一起逆时针转动,同时电机带动位于正中的转轴转动,转轴上的齿轮会随转轴一起转动,由于各齿轮紧密接触,中间转轴上的齿轮会带动其他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各转轴上的袜托转动,在袜托竖直方向转动的同时,转桶在水平方向逆时针转动,袜子表面将完全与转桶表面及刷毛摩擦,袜子将彻底被清洗干净,清洗完后,污水会通过固定挡板与装置底部的小孔流到排水孔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袜托和转桶的相对运动,达到快速、彻底清洗袜子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盖,2.转桶,3.转桶电机,4.隔离层,5.排水孔,6.齿轮,7.转轴,8.电机,9.袜托,10.防水隔板,11.固定挡板,12.倒钉。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机盖1位于洗袜机顶部,转桶电机3位于洗袜机底部正中,转桶电机3外有一隔离层4,防止转桶电机3进水,转桶2与转桶电机3的转子相连,转桶2随转桶电机3的转动而转动,转桶2表面覆盖有刷毛。转桶2正前方是一竖直排列且与转轴7相连的袜托9,袜托9上有倒钉12,袜托9与转桶2表面的刷毛紧密接触,两者转动时产生摩擦。转轴7固定并穿过固定挡板11,防止转轴7在转动过程中脱落。固定挡板11上端与洗袜机顶部相连,下端设有排水小孔。每个转轴7上均有规格相同的齿轮6,各齿轮6紧密接触。位于正中的转轴7与电机8的转子固定,电机8外有一防水隔板10。排水孔5位于洗袜机左侧的固定挡板11与防水隔板10之间。转桶2背面也竖直排列有一与转桶2正面结构相同的袜托9。
在使用洗袜机时,把需要洗的袜子套在有倒钉的袜托上,打开洗袜机的开关,转桶会随转桶电机一起逆时针转动,同时电机会带动各转轴上的袜托转动,在袜托竖直方向转动的同时,转桶在水平方向逆时针转动,袜子表面将完全与转桶表面及刷毛摩擦,袜子将彻底被清洗干净,清洗完后,污水会通过固定挡板与装置底部的小孔流到排水孔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肖勇;马婷;李丹,未经彭肖勇;马婷;李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14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