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分解气降尘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1730.3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8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朱书成;王希彬;黄祥云;曹国超;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45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气 降尘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在粉尘条件下收集气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分解气降尘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富含各种微粒的粉尘环境中,收集粉尘环境中的相关气体是工业生产中经常用到的技术方案,如回转窑体中收集煤分解分离气,一般是在密闭的条件下,在窑体的一端设置一个收集管,将分解到的燃气、焦油气收集,并利用设置在窑体外的除尘液化机构除尘、分离、加压液化。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因为收集管仅仅在窑体的端伸出一小部分,大量的气体一方面被吸收的速度容易受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大量的富含各种粉尘的气体进入收集管后,收集到的气体含尘量太大,会对下游的除尘液化带来压力,而且像煤分解窑内的颗粒还是有价值的煤粉,被抽出以后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方面能够加快收集气体的速度、又能有效减少收集气中粉尘含量的煤分解气降尘节能装置。
一种煤分解气降尘节能装置,包括一个多孔的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一端与设置在回转窑体内的煤分解气收集管连接,另一端沿回转窑体轴线的方向伸向回转窑体另一侧,所述吸气管内设置多层除尘透气密网。
所述吸气管与回转窑体内壁之间设置支撑板。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回转窑体内的煤分解气收集管上连接一段多孔的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上设置大量的孔,一方面能够很多的吸收窑体内产生的煤分解气,更为重要的是,吸气管上设置多层除尘透气密网,被吸进吸气管后的携带大量粉尘的气体在运动中释放的煤粉,在透过多层除尘透气密网后落下的煤粉,能重新通过这些大量的小孔,再回到窑内的热反应当中去,不致于通过煤分解气集气管进入到窑外的除尘液化机构里去,给下一步的除尘液化工作带来压力,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所述吸气管与窑体内壁之间设置支撑板,可以保证吸气管在回转窑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煤分解气收集管辐助机构,包括一个多孔4的吸气管3,所述吸气管3一端与设置在回转窑体1内的煤分解气收集管2连接,另一端沿回转窑体1轴线的方向伸向回转窑体1另一侧,所述吸气管3内设置多层除尘透气密网6。在回转窑体1内的煤分解气收集管2上连接一段多孔4的吸气管,一方面能够很多的吸收窑体内产生的煤分解气,更为重要的是,被吸进吸气管后的携带大量粉尘的气体在运动中释放的煤粉,在透过多层除尘透气密网后落下的煤粉,能重新通过这些大量的小孔,再回到窑内的热反应当中去,不致于通过煤分解气集气管进入到窑外的除尘液化机构里去,给下一步的除尘液化工作带来压力,能够进一步降低收集管收集气体的粉尘含量,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所述吸气管3与回转窑体1内壁之间设置支撑板5,可以保证吸气管在回转窑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1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Φ7mm大螺旋角超薄瘦高齿内螺纹铜管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用多功能高温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