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型叉车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1783.5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9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曾卫东;潘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国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曾卫东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B66F9/12;B66F9/08;B66F9/2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7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型 叉车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瓶叉车,尤其涉及一种一种高效节能型叉车提升装置,它采用电动滚珠丝杠代替电瓶叉车的车叉驱动油缸、前大臂转动油缸、转向油缸、车叉横向移动油缸等液压油缸的电瓶叉车。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瓶叉车的动力产生由车叉驱动油缸、前大臂转动油缸、转向油缸、车叉横向移动油缸提供。在叉车工作时,电动机带动液压泵转动,再由液压管路连接到各油缸,并用手动及电动阀控制油路。但现有液压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液压管路连接复杂且易产生漏油以及系统安装不方便。
2、液压传动效率低,所以电瓶叉车一般都采用单独的电机来驱动液压泵。由于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与制作工艺使得系统的工作效率较低,造成能源的浪费。
3、现有电瓶叉车的液压转向一般采用转向电机在叉车工作过程中不停地满负荷运转,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减少了再次充电后的可工作时间,同时增加了转向电机和液压泵的磨损。
4、液压系统带来叉车整体的效率下降、可靠性降低、运行噪音大、能耗增加,制造成本高,系统复杂安装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高效节能型叉车提升装置,以解决现有电瓶叉车因采用液压驱动系统所带来的安装不方便、传动效率低、使用寿命低、运行噪音大、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节能型叉车提升装置,它至少包括叉车本体、连接在叉车本体前端的叉头架、叉头和导向架,叉头架与导向架通过导向槽滑动连接,水平一左一右的两个叉头通过叉头杆与叉头架滑动连接,导向架上端通过左右前大臂驱动缸连接在叉车本体的上端,导向架下端与叉车本体底盘固定,叉头架在传动带/链带动下沿导向架在导向槽上下滑动称动,两条传动带/链一端与叉头架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叉车本体上,两条传动带/链中间通过横向升降杆过渡活动连接,其特征是:横向升降杆下端垂直与电动缸的推杆固定连接,电动缸固定在导向架中心左右对称位置。
所述的电动缸包括电动机、齿轮副、齿轮箱、传动轴、传动轴承和推杆,电动机通过变速器或直接连接齿轮副,齿轮副固定在齿轮箱内,齿轮副同时连接传动轴,传动轴与传动轴承轴承连接,齿轮副使传动轴和电动机轴构成平行结构;电动缸与叉车本体的操作机构连接,通过操作机构控制推杆启动、停止、伸出、缩回。
所述的导向架内的电动缸为两组,垂直竖立在导向架左右框架之间,两组电动缸的左电动缸和右电动缸均衡布置,左电动缸和右电动缸的左推杆、右推杆与横向升降杆垂直连接。
所述的电动缸内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是磁感应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送入操作机构;操作机构驱动执行机构确保电动缸的推杆伸缩位置,达到控制叉头的升高位置。
所述的推杆是电动滚珠丝杠,或是电动滚珠丝杠的连接体,沿推杆直线移动方向有位置传感器用于置位位置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叉车由于整个驱动系统采用多个电机分别驱动和控制,使得系统效率高,且系统在不行走或不提升时几乎不消耗能量。
2、本实用新型叉车便于实现程序化无人控制。各电动滚珠丝杠缸的位置反馈机构将实时检测到的电动滚珠丝杠的位置传送到叉车控制系统。叉车控制系统将一次的叉起物体的高度、后方向轮的旋转角度、行走距离、堆卸物体的高度、位置、行走路线记录储存下来。通过操作人员的设置后,全电动叉车可根据自动不同的叉起物体的高度与堆卸物体的高度按原路线进行程序化无人工作。
3、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滚珠丝杠缸具有工作行程与工作速度精确可控、可靠性高、不会产生漏油、系统安装方便的优点。采用滚珠丝杠副或滑动丝杠副进行运动转换,具有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滚珠丝杠缸运行噪音低,对环境无污染。制造成本低。
5、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滚珠丝杠缸具有制造的一致性好、便于更换维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动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国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曾卫东,未经陕西国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曾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1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