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秤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1892.7 | 申请日: | 201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1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兰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40 | 分类号: | G01G19/40;G01G19/414;G01G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称量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可以读取被称量物体电子信息并对角阀锁进行控制的电子秤,其包括电子灌装及检斤秤。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液体灌装行业设备也在不断发展。目前市场的检斤秤一般只有称量功能,并与预先保存在秤内的参数对比来判断该物体重量是否在一个合格的上下限之间以此判定是否符合要求,其重量数据还可以保存在秤内以备查找。不过由于无法读取被称量物体的信息,因此不能针对不同规格的物体进行区别对待,另外目前的检斤秤无法读取被称重物体的条码或电子标签信息,从而不能针对每个被称重物体做个性化的判断。另外,灌装或者检斤秤无法控制角阀锁。
基于现有灌装秤或检斤秤在称量方面的不足之处,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电子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读取被称量物体的电子秤,其包括电子灌装及检斤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秤,其包括一CPU处理器,CPU处理器分别连接一显示电路、键盘输入模块、称重传感器和驱动执行机构,所述的CPU处理器连接有用于扫描条码的条码模块和用于读写电子标签的射频模块。在电子灌装及检斤秤上具有条码或电子标签读写装置,可以读取被称量物体的条形码或电子标签,获得该物体的详细信息,从而可以做更多的判断和处理,并将针对该物体编号的检斤重量保存下来,这样就可以查到每个被称重物体的重量等信息。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处理数据保存在物体自带的电子标签上;另外,电子灌装及检斤秤还可以对角阀锁进行供电及控制,还可以读写角阀锁内的数据。
所述的CPU处理器连接有用于与外部进行通讯及数据交换的通讯模块。
所述的CPU处理器与称重传感器之间设有放大及A/D电路。
所述的通讯模块为有线通讯模块或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有线通讯模块或无线通讯模块与后台数据库连接,可以实时查询被称重物体更加详细的信息,实现现场处理,并为后续工作做好数据准备。
所述的CPU处理器连接一角阀锁,CPU处理器与角阀锁之间设有角阀锁控制模块,角阀锁控制模块能够给角阀锁提供电源,并对角阀锁进行控制,还可以读写角阀锁内信息。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灌装及检斤秤的有益效果是:
在电子灌装及检斤秤上具有条码或电子标签读写装置,可以读取被称量物体的条形码或电子标签,获得该物体的详细信息,从而可以做更多的判断和处理,并将针对该物体编号的检斤重量保存下来,这样就可以查到每个被称重物体的重量等信息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处理数据保存在物体自带的电子标签上。其可以实时查询被称重物体更加详细的信息,实现现场处理,并为后续工作做好数据准备。电子秤还可以对角阀锁进行供电及控制,还可以读写角阀锁内的数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方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CPU处理器 20、显示电路 30、键盘输入模块
40、通讯模块 50、条码模块 60、射频模块
70、称重传感器 80、放大及A/D电路 90、驱动执行机构
100、角阀锁 110、角阀锁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
在图1中,一种电子秤,其包括一CPU处理器10,CPU处理器10分别连接一显示电路20、键盘输入模块30、称重传感器70和驱动执行机构90,CPU处理器10连接有用于扫描条码的条码模块50和用于读写电子标签的射频模块60。
在本实施例中,CPU处理器10连接有用于与外部进行通讯及数据交换的通讯模块40。CPU处理器10与称重传感器70之间设有放大及A/D电路80。而通讯模块40可以为有线通讯模块也可以为无线通讯模块,在不同环境中应用不同通讯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CPU处理器10连接角阀锁100和角阀锁控制模块110,角阀锁控制模块110用于给角阀锁(100)提供电源及读写角阀锁(100)内信息,对角阀锁进行控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电子灌装及检斤秤的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及要求,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兰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兰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18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