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口径顶管机出洞防偏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2343.1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8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计修平;曹德意;傅思亮;苏瑾;周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0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顶管机 出洞 偏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口径顶管机出洞防偏差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顶管前进的轨迹会随时与设计路线发生各种方向上的偏差。与混凝土顶管相比,钢顶管更加难以进行纠偏。因为钢顶管的后续管节是焊接在前一节上的,所有管节形成一个整体,各管节之间不存在转角跳跃性的突变,因此随着顶进距离的增加,顶进的方向也不容易改变。同样,一旦顶进轴线产生偏移、偏转等与设计轴线背离的情况,要纠正偏差的难度很大。所以初始顶进阶段对机头姿态的控制极为重要,初始顶进阶段没有偏斜,则后面顶进过程中也不容易偏斜;若是初始顶进阶段顶偏了,那么后面顶进阶段将很难纠正过来。因此,钢顶管施工需更加谨慎,应及时了解机头姿态的变化并及时纠正,避免发生过大的偏差。在以往的顶管施工过程中,没有成熟的防偏转技术,止退技术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口径顶管机出洞防偏差装置,以防止偏转或后退现象发生。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大口径顶管机出洞防偏差装置,其特点是,包括防旋转装置,在顶管机尾部左、右对称设置该防旋转装置,该防旋转装置具有U形槽开口,该U形槽开口指向顶管机轴线顶进方向并卡在管节尾部,该防旋转装置的顶部设有多个螺栓并通过该多个螺栓固定在管节尾部。
所述的大口径顶管机出洞防偏差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还包括在顶管机机头或管节后方的两侧配置的压重块。
所述的大口径顶管机出洞防偏差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还包括固定连接机头或前管节的防止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尾部增设一个出洞尾翼防旋转装置,可较好地控制管道环向姿态;在当顶管机身右转时,将右侧的压重块搬向左边;反之,当顶管机身左转时,将左侧的压重块搬至右侧,压重块可同时用于防止顶管出洞时机头下沉;即使在顶进初期不注触变泥浆,顶管机头及前几节管节的后退摩阻力仍然不能平衡顶管正面土压力,在主顶千斤顶缩回之前采用止退装置将机头及前几节管节固定,可有效防止出现管节后退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防旋转装置的构造图。
图2是防止退装置的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顶管机出洞顶进长度约在40m范围内,为较好地控制管道环向姿态,如图1所示,在管节尾部增设一个出洞尾翼防旋转装置100,防转装置100具有“U形槽”开口10,开口10指向顶管机顶进轴线方向并卡在管节尾部,防转装置100顶部设有6个螺栓11用于将防旋转装置固定在管节上,防旋转装置100伸出的槽钢12用于将装置卡在主轨道内侧的辅助轨上,顶管尾部左、右对称各布置一个防旋转装置100。
另外,为了控制顶管机正常顶进阶段环向姿态,在顶管机机头或管节后方的两侧做好放压重块的架子,并均衡放置压重块。当顶管机身右转时,将右侧的压重块搬向左边;反之,当顶管机身左转时,将左侧的压重块搬至右侧。该套压重块可同时用于防止顶管出洞时机头下沉。
另外,顶管机头及前几节管节的后退摩阻力不能平衡顶管正面土压力,此时比较可靠的办法是在主顶千斤顶缩回之前采用止退装置将机头及前几节管节固定,防止出现管节后退现象。
图2为牛腿止退装置,其中牛腿迎面挡板1长30cm,宽20cm,背山连接座2的座板330×30cm、背山长30mm,定位连接座3为30×30cm。
止退装置还可以采用手拉葫芦止退装置,手拉葫芦固定在工作井的前侧井壁上,顶管一次顶进完成以后,先在顶管两侧对称位置各焊接一个拉力环,用手拉葫芦拉紧拉力环将顶管固定后方可将主顶千斤顶缩回。由于大直径顶管所需要的止退力较大,前侧井壁上悬挂手拉葫芦处需做加固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2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驱虫席子其制备方法及专用驱虫剂
- 下一篇:具有不变形弹性鞋后帮的运动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