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工砂肠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2468.4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1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林静怡;曾俊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盟鑫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D19/04;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王晔;韩丰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砂肠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河海工程及环境工程的地工砂肠袋,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双层复合地工织布的地工砂肠袋。
背景技术
在河海工程及环境工程中,例如:河川海事工程的护岸、防波堤、潜堤、海埔新生地的围堰等地工结构物主体或环保工程的工业污水、农畜业废水、矿业废水及水库淤泥等废水处置等,经常会利用到地工砂肠袋,关于现有地工砂肠袋的结构形态及实施运用方法,可以参阅如中国台湾公告第494928号「圆织砂肠袋的改良」及中国台湾公告第517129号「堤防的施工方法」等专利案所示。
现有的地工砂肠袋一般是由单层的地工编织布所加工而成,仅设置单层地工编织布的地工砂肠袋,在填灌过程中,不仅可能会因为地工编织布的孔隙较大,导致许多的细粒料被排出,产生固体保留率欠佳的问题,并且在填灌完成后,构成地工砂肠袋主体的地工编织布的表层,会直接受各种的磨耗及风吹、日晒、雨淋所影响,造成地工砂肠袋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地工砂肠袋有关于固体保留率欠佳及地工编织布容易受到磨耗的不足及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双层复合地工织布的地工砂肠袋,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加工成型的同时,在地工编织布的内侧或外侧,贴靠复合连结设有不织布,组构成具有双层复合的地工织布的地工砂肠袋,以达到提高地工砂肠袋的耐磨性或固体保留率等实用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地工砂肠袋,所述地工砂肠袋是由一双层的地工织布所围绕构成,并设有一呈长管状的肠袋主体,在所述肠袋主体的内部形成一装填空间;所述肠袋主体是由具一内层织布及一贴靠结合固定于所述内层织布 外层的外层织布所围绕构成。
所述的地工砂肠袋,其中所述内层织布是为一地工编织布,所述外层织布是为一不织布。
所述的地工砂肠袋,其中所述内层织布是为一不织布,所述外层织布是为一地工编织布。
所述的地工砂肠袋,其中所述内层织布与外层织布在布身或布边,是以缝线车缝或热熔或胶剂或拉链而结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地工砂肠袋,可以获得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具高耐磨性:本实用新型的肠袋主体是设有双层复合的内、外层织布,能够提高肠袋主体的耐磨性,特别是当不织布结合固定于地工编织布的外层时,位于肠袋主体表层的不织布可以成为抗磨耗材料,有效地保护构成地工砂肠袋主体的地工编织布,提升地工砂肠袋的耐用性及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具高固体保留率:本实用新型的不织布的孔隙小于地工编织布,能够提高肠袋主体的固体保留率,特别是当不织布结合固定于地工编织布的内层时,若填灌含大量细粒料的泥水,位于内层的不织布将可以隔离更多的细粒料,使滤出液更为清澈,并且位于外层的地工编织布,能够有效承受地工砂肠袋填灌时的张力,大幅提高地工砂肠袋的实用效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内层织布及外层织布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双层复合地工织布的地工砂肠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是如图1至图3所示,该地工砂肠袋是设有一呈长管状形态的肠袋主体10,肠袋主体10是由具一内层织布11及一贴靠结合固定于内层织布11外层的外层织 布12所围绕构成,并在内层织布11围绕的范围,即肠袋主体10的内部形成一可以供泥砂或土石等填料装填的装填空间13,同时可以依据加工机具或工程施工的需求,在肠袋主体10顶侧的适当位置,以缝合等方式结合设有一个以上的填灌口14,填灌口14的口径、长度及设置的位置,主要是依据地工砂肠袋的长度及填灌施工行为而定,本实用新型不作特定的限制。
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层织布11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聚丙烯(PP)、尼龙(Nylon)等高分子人造纤维或聚乳酸酯(PLA)、再生纤维素纤维(Lyocell)等人造再生纤维所编织而成的地工编织布A;外层织布12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聚丙烯(PP)等高分子人造纤维纤维,经不同制程所生产的不织布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盟鑫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盟鑫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24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坝底轴穿墙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锚碇结构的水上重力式挡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