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夹持功能的音箱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2677.9 | 申请日: | 201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9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萧诚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夹持 功能 音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箱,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夹持定位于一定地点的具有夹持功能的音箱。
背景技术
在使用未附设扩音喇叭的小型多媒体播放装置时,一般人主要是利用耳机来收听所述小型多媒体播放装置所播放的声音,但因为长时间使用耳机会有损害听力的,所以有人会另外购买简易的小型音箱来作为在一定地点(例如:家中或办公室)使用所述小型多媒体播放装置时聆听声音的工具。此外,所述小型音箱亦可用在笔记本电脑上,以弥补笔记本电脑音量不足的问题。
然而,现有技术的音箱并无任何可固定其位置以及收纳音源线的设计,因此使用时只能简单的将所述音箱放置在桌面上,并任其音源线外露而散落在桌面上,如此不但会让桌面显得杂乱,而且音箱也容易受到其他物品的碰撞而从桌面掉落,甚至连带扯落所述小型多媒体播放装置或笔记本电脑,使其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夹持功能的音箱,希望借此设计解决现有技术的音箱无固定位置的设计因而容易掉落损坏的问题,并且解决任其音源线外露造成整体令人感觉杂乱的问题。
为了达到所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利用的技术手段是使一种具有夹持功能的音箱包括:
前座体,其包含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具有内环壁,所述内环壁的前端面呈现开口,后端面设有内底板,所述内底板上贯穿地设有至少一个穿孔;
第一后盖,其是从所述内壳体的后侧套设于所述内壳体上,所述第一后盖具有第一环壁,所述第一环壁的前端面呈现开口,后端面设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至少一根导杆,所述导杆设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内侧面,并对应贯穿所述内壳体的穿孔,此外,所述导杆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导杆端部固定地设置止挡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内壳体的内底板与所述导杆的止挡件。
所述内壳体上可进一步贯穿地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所述第一后盖的第一环壁的外壁面上可以进一步设有至少一个抵顶部与至少一个卡扣凸部,所述抵顶部与所述第一环壁的前端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后盖的卡扣凸部设于所述抵顶部与所述第一环壁的后端面之间;
所述第一后盖的第一底板上可进一步设有至少一个贯孔与至少一个容槽,所述贯孔贯穿所述第一底板,并与所述内壳体的通孔相对应,所述容槽内凹成型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外侧面上;
所述具有夹持功能的音箱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后盖,所述第二后盖从所述第一后盖的后侧套设于所述第一后盖上且具有第二环壁,所述第二环壁的前端面呈现开口,后端面设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环壁上的内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凸部,所述第二后盖的卡扣凸部对应所述第一后盖的卡扣凸部,并可以与所述第一后盖的卡扣凸部相互侧向抵顶定位,所述第二底板的内侧面上设有至少一根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对应贯穿所述第一后盖的贯孔,并突伸于所述内壳体的通孔与套盖之间,所述限位杆端部进一步固定地设置止挡件,所述限位杆的止挡件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外盖的贯孔的孔径,并且,所述第一后盖的容槽与所述第二后盖的第二底板间进一步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第二后盖的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后盖的容槽的底部,且当所述第二后盖盖合于所述第一后盖上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承受压缩而蓄积弹性力的状态。
所述内壳体的内环壁的外壁面上靠近前端开口处可环绕地设置有挡环,所述内壳体的挡环的后侧面间隔设有多个凹槽,各凹槽内设有缓冲件,所述第一后盖的第一环壁的外壁面亦可设有环绕前端开口的挡环,所述第一后盖的挡环的前侧面对应所述内壳体的挡环的后侧面,所述第一后盖的挡环的前侧面间隔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一后盖的挡环的凹槽分别与所述内壳体的挡环上所设的凹槽相对应,且各凹槽内设有缓冲件。
所述内壳体的内底板上可进一步设有至少一根导引套管,所述导引套管环绕地形成所述通孔,所述导引套管的内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部,所述第一后盖的导杆上所设的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导杆的止挡件与所述内壳体的限位部。
在所述第一后盖的第一环壁的外壁面上,于所述第一后盖的挡环与抵顶部之间可以进一步设有至少一个勾部,在所述第二后盖的第二环壁的内壁面上可进一步设有至少一个勾部,所述第二后盖的勾部对应所述第一后盖的勾部,并可与所述第一后盖的勾部相互扣接。
所述内壳体的内底板的内侧面上可进一步设有至少一个套盖,所述套盖对应所述内壳体的通孔,使所述通孔与套盖之间形成从所述内底板外侧面内凹的槽状空间,所述第二后盖的限位杆可以进一步突伸于所述内壳体的套盖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2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锡工艺用PCB板夹具及喷锡装置
- 下一篇:电话机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