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10kV及220kV线路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3342.9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6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许庸楠;李晓军;耿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海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10 kv 220 线路 避雷器 直流 参数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110KV及220KV线路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对用户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为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越来越多的线路避雷器已安装运行。但对其缺乏有效地现场绝缘技术监督手段,只能用轮换的方式拆下部分线路避雷器在厂房内进行试验,在30m左右的高空更换每只60kg的避雷器工作量很大。
目前通用的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装置一般只适合于地面避雷器设备的测试,线路避雷器由于其悬挂位置都在几十米的高空,对试验时接线、高压引线绝缘和仪器测试数据观察记录都有其特殊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110KV及220KV线路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10KV及220KV线路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装置,线路避雷器安装于110KV及220KV线路上,特点是:所述线路避雷器的避雷器阀片通过笼式引线连接直流高压发生器倍压筒,直流高压发生器倍压筒固定于底脚上,直流高压发生器倍压筒与控制器相连,110KV及220KV线路还通过末端取电流线与控制器相连,发电机接入至控制器。
进一步地,上述的110KV及220KV线路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装置,其中,直流高压发生器倍压筒上设置有防晕罩。
该装置将线路避雷器间隙侧通过笼式引线连接直流高压发生器倍压筒以解决高压引线绝缘问题;便携式汽油发电机以解决现场电源问题;直流高压发生器倍压筒采取固定于接地桩并连接于加大的底脚上解决现场设备固定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线路避雷器的现场直流参数试验,避免这类线路避雷器产品失去监督,进一步确保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增加对线路避雷器的技术监督手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220KV及以下线路避雷器现场试验,设计一种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装置。
如图1所示,110KV及220KV线路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装置,线路避雷器安装于110KV及220KV线路上,线路避雷器的避雷器阀片8通过笼式引线7连接直流高压发生器倍压筒5,直流高压发生器倍压筒5固定于转动底脚3上,直流高压发生器倍压筒上设置有防晕罩6,防晕罩6通过尼龙拉绳4与地面固定,直流高压发生器倍压筒5与控制器2相连,110KV及220KV线路还通过末端取电流线10与控制器2相连,发电机1接入至控制器2。线路9为高压输电线在试验过程中将处于接地状态。
线路避雷器安装于110KV及220KV线路上,现场直流参数试验需要克服高压引线绝缘、现场无电源、试验场地不平整等问题。该装置将线路避雷器间隙侧通过笼式引线连接直流高压发生器倍压筒以解决高压引线绝缘问题;便携式汽油发电机以解决现场电源问题;直流高压发生器倍压筒采取固定于接地桩并连接于加大的转动底脚上解决现场设备固定问题,该装置可实现线路避雷器的现场直流参数试验,避免这类线路避雷器产品失去监督,确保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
试验设备便于携带,同时考虑野外现场无电源条件下配置2kw便携式小型发电机作为试验电源。测试主机在现行避雷器直流参数使用的直流发生器功能基础上又增加了自动升压到规定泄漏电流1毫安,自动降压到75%直流1毫安电压,自动记录测量数据的功能;为解决在野外高压线路下崎岖环境仪器的放置,其支撑地脚采用测绘仪支架方式代替原来的平角支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线路避雷器的现场直流参数试验,避免这类线路避雷器产品失去监督,进一步确保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增加对线路避雷器的技术监督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海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海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33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水型预制场自动喷淋养生装置
- 下一篇:宽版邮票打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