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壁挂式采暖炉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4507.4 | 申请日: | 201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6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正进;张伯群;金国建;金迪斌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D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壁挂式 采暖炉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壁挂式采暖炉。
(二)背景技术
壁挂式采暖炉是风行欧洲几十年的成熟产品。其又称燃气壁挂式快速采暖热水器,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燃气热水器,与热水器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防冻保护、放干烧保护、意外熄火保护、温度过高保护、水泵防卡死保护等多种安全保护措施。可以外接室内温度控制器,以实现个性化温度调节和达到节能的目的。据统计,使用室内温度控制器可以节能20~30%的燃气费用。
壁挂式采暖炉具有强大的家庭中央供暖功能,能满足多居室的采暖需求,各个房间能够根据需求随意设定舒适温度,也可根据需要决定某个房间单独关闭供暖,并且能够提供大流量卫生热水,供家庭沐浴、厨房等场所使用。
壁挂式采暖炉一般由采暖水循环系统及生活水系统组成,现有技术当中两者之间的热交换一般采用板式交换系统,如图1所示,采暖水路1经过热交换器时将热传递给同样经过热交换器的生活用水水路2。该壁挂炉的采暖和生活热水两个系统不能同步使用,用这样的交换系统传热的生活用水温差很大,使得生活用水在使用时忽冷忽热达不到所需的温度,特别是平时生活用水的频繁使用,致使三通阀频繁切换,燃烧器频繁点火,这样会大大降低壁挂式采暖炉的使用寿命,同时不 符合国家规定的节能减排的规定。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壁挂式采暖炉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提供生活热水且采暖和生活热水能同步进行,生活用水基本能达恒温,使用寿命长、节能的壁挂式采暖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壁挂式采暖炉,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内设有热交换器,还包括采暖水路以及生活用水水路,所述的热交换器为容积式热交换器,所述的容积式交换器包括水箱以及位于所述水箱内的散热器,所述的散热器内设有散热水路;
所述的散热水路的一头与所述的采暖水路联通,所述散热水路的另一头为采暖水出水口;
所述生活用水水路的进口以及生活用水水路的出口均与所述的水箱联通,所述生活用水水路的进口位于所述生活用水水路的出口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的水箱内设有温控探头。
进一步,所述生活用水水路的进口处设有流量计。
进一步,所述的容积式热交换器的水箱的容量为6~8升。
进一步,所述的散热器包括进水管和位于所述进水管旁侧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端开口作为采暖水进口与所述的采暖水路联通,所述出水管的下端开口作为采暖水出口;所述的进水管和所述的出水管之间通过数根横向的连通管联通。
进一步,所述的散热器的连通管有三根,该散热器由紫铜或黄铜或304不锈钢或铝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采暖水路连接容积式热交换器中的散热器,热量从采 暖水路通过散热器传导至容积式热交换器中的生活用水中,保证了生活用水的温度,且基本上能保持生活用水的恒温。
在不使用生活用水时,当采暖水路中的温度低于容积式热交换器中生活用水的温度时,热量从容积式热交换器中的生活用水传导至采暖水路中,减缓了采暖水路温度降低的速度,减少了燃烧室的点火次数,降低能量的消耗,同时使用生活用水时可以频繁开关水龙头燃烧室也不会频繁点火,从而提高了壁挂式采暖炉的使用寿命,达到节能的效果。
容积式热交换器内部的散热器结构,增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采暖水在水箱内的过流时间,使得采暖水路中的热量更快的传导至生活用水中,缩短了生活热水的加热时间;容积式热交换器内部的高位取水的设置,是根据箱式热交换器中热水在上位,冷水在下位的原理,保证了从热水出水口出来的生活用水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快速提供生活热水且采暖和生活热水能同步进行,生活用水基本能达恒温,使用寿命长、节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壁挂式采暖炉的热传递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壁挂式采暖炉,包括外壳3,所述的外壳3内设有热交换器,还包括采暖水路以及生活用水水路,所述的热交换器为容积式热交换器,所述的容积式交换器包括水箱4以及位于所述水箱4内的散热器5,所述的散热器5内设有的散热水路;
所述的容积式热交换器的水箱4的容量一般设计为6~8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正进;张伯群;金国建;金迪斌,未经吴正进;张伯群;金国建;金迪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45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