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型双缸发动机进气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4553.4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1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杜礼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16 | 分类号: | F02M35/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双缸 发动机 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用在摩托车V型双缸发动机上的进气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油在进入发动机的气缸前,需要采用化油器或电喷器将其喷散成雾状和蒸发,并按一定的比例与空气混合,使混台气在气缸中及时而完全地燃烧。传统化油器的构造简单、耐用、成本低廉,不过其供油精准度已经无法对抗现今严苛的环保法规;电喷射器采用电子控制装置,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各种信号参数,计算并控制发动机各气缸所需要的喷油量和喷油时刻,将汽油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喷油器喷入到进气管中雾化,并与进入的空气气流混合,进入燃烧室燃烧,从而确保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它使汽油燃烧得更充分,更彻底,一般可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约5%,节省燃油5%~20%。此外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和加速性能也都得到改善,特别是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得到了有效抑制。
V型双缸发动机,与发动机左缸和右缸相连的进气管通常采用整体式结构,进气管通过两个相互成V型的安装座安装在发动机的左缸和右缸上,以适应发动机的V型结构;同时在整体式进气管上安装化油器进行燃油量控制。这种整体式的进气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整体式进气管在V型双缸发动机上安装时,无法进行调节,对进气管安装座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增加了进气管的制造成本。2)整体式进气管结构限制,无法安装喷油器以保障较好的喷射角度,只能安装化油器,造成汽油雾化不佳,燃烧不充分且油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简单、安装方便的V型双缸发动机进气管,同时满足了喷油器喷射角度要求,使整车排放及驾驶性得到优化。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V型双缸发动机进气管,包括三通胶套和两个L形的进气管体,所述三通胶套由相互连通的三个通道构成,所述进气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的三通胶套连通,所述进气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座,在靠近所述安装座的进气管体外壁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上纵向开有喷油器支架固定孔和喷油器安装孔,所述进气管体上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口,所述喷油器安装孔和传感器安装口分别与所述进气管体内的通道相通,所述两个进气管体的安装座在所述三通胶套的径向截面上相互呈V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采用分体式结构,两个L形的进气管体通过三通胶套与节气门体连接。空气经摩托车空滤器过滤后,进入与空滤器相连的节气门体,节气门体与本实用新型中的三通胶套连接。过滤后的气体进入三通胶套,三通胶套内有三个相互连通的通道,与节气门体连接的通道为气体入口,与两个L形进气管体连接的通道为两个气体出口。进入三通胶套的气体被分割成两路分别进入两个进气管体内,进气管体通过各自的安装座安装在V型双缸发动机上,两个进气管体的安装座在三通胶套的径向截面上相互呈V形,与双缸发动机的V型相适应,保证进气管内的气体顺利进入V型双缸发动机的两个缸体内。通过在靠近所述安装座的进气管体外壁上设置有凸块,在凸块上纵向开有喷油器支架固定孔和喷油器安装孔,使喷油器能稳固地安装在进气管体上。在进气管体上还设置传感器安装口用来安装进气压力、温度等各种传感器。喷油器安装孔和传感器安装口分别与进气管体内的通道相通,才能保证将汽油喷入到进气管中及喷油器的喷油量和喷油时刻,确保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
所述进气管体与三通胶套连接端的外壁设置有环形定位槽,所述三通胶套在所述定位槽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环向定位凸台,所述环向定位凸台与环形定位槽为过盈配合。三通胶套为塑料件,进气管体为刚性件,通过分别设置在两个进气管体上的环向定位槽和对应设置配合连接,再通过设置在三通胶套外的环形抱箍在三通胶套上的环向定位凸台的将三通胶套和进气管体紧箍起来,其连接更紧密。
为进一步优化安装座的结构形式,所述进气管体上的安装座为菱形,在菱形的两长端上各开有一个圆孔。通过菱形安装座上的两个圆孔与V型双缸发动机的两个缸体连接,菱形安装座的两个圆孔之间即是进气管体内通道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由于两个进气管体采用分体式设计,在与V型双缸发动机安装时,可根据需要适当调节以保证进气管与发动机的最佳装配位置,安装方便。
2)分体式的进气管结构,使进气管的加工制造简单,对两个进气管体的加工精度要求相对降低,使进气管的制造成本减少。
3)进气管上有足够的空间,可根据需要安装喷油器,选择最佳的喷射角度,保证了汽油的雾化效果,使汽油燃烧更充分,油耗量少。
4)通过三通胶套的减震,与进气管连接的节气门体在行驶中的震动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45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