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机界面智能系统液压制砖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4565.7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9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嘉华 |
主分类号: | B28B3/00 | 分类号: | B28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吴照幸 |
地址: | 6182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机界面 智能 系统 液压 制砖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人机界面智能系统液压制砖机。
背景技术
目前,已使用的制砖机包括模具、输送装置,使用时,劳动强度大,成本较高,特别是制砖过程的劳动强度大,对制砖机操作工不能有效的得到人身保护,所以使用不方便,集成化程度不高,给用户的实际应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自动化程度较高,安全系数高、降低了制砖过程的劳动强度的人机界面智能系统液压制砖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机界面智能系统液压制砖机,包括机体、制砖模具安装区、光幕传感器、人机界面控制装置、液压控制装置、可调速的液压马达,所述人机界面控制装置分别与液压控制装置、光幕传感器连接,液压控制装置通过液压管路分别与可调速的液压马达、制砖模具安装区内的油缸连接,制砖模具安装区位于机体的上方,光幕传感器位于制砖模具安装区两侧。
其中,所述人机界面控制装置通过液压控制电缆与液压控制装置连接,人机界面控制装置通过光幕传感器连接线路与光幕传感器连接。
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控制多种类型的制砖机,自动化程度较高,安全系数高、降低了制砖过程的劳动强度,并对制砖机设置了安全光幕,对制砖机操作工进行了强制有效的人身保护,所以使用方便,集成化程度高,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幕传感器安装区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制砖模具安装区;3、光幕传感器一;4、光幕传感器二;5、液压控制装置;6、可调速液压马达;7、人机界面控制装置;8、人机界面;9、光幕传感器连接线路;10、11、液压管路;12、液压控制电缆;13、光幕传感器安装区一;14、光幕传感器安装区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机界面智能系统液压制砖机,由机体1、制砖模具安装区2、光幕传感器一3、光幕传感器二4、液压控制装置5、可调速液压马达6、人机界面控制装置7、光幕传感器连接线路9、液压管路10、11、液压控制电缆12、光幕传感器安装区一13、光幕传感器安装区二14组成,其中,所述人机界面控制装置7分别与液压控制装置5、光幕传感器一3、光幕传感器二4连接,液压控制装置5通过液压管路10、11分别与可调速的液压马达6、制砖模具安装区2内的油缸连接,制砖模具安装区2位于机体1的上方,光幕传感器一3、光幕传感器二4位于制砖模具安装区2两侧。人机界面控制装置7通过液压控制电缆12与液压控制装置5连接,人机界面控制装置7通过光幕传感器连接线路9与光幕传感器一3、光幕传感器二4连接。
1、所述液压控制装置5包括液压泵组、电机、电磁阀、冷油机、集成块、比例溢流阀(EBG-03-C型)及比例放大器,该装置可对制砖机生产不同的规格、不同的配料设定不同的震动频率与时间。
2、可调速的液压马达6采用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排量25ml/r,额定压力32MPa。因不同地区使用制砖原材料的成分、混合比例不一、成品砖的用途、大小不一等,不确定因素要求液压制砖机生产时震动频率不一,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比例溢流阀(EBG-03-C型)及比例放大器,并在PLC(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中预先设计部分不同制砖的震动频率要求值,使调试和更换砖的品种变得极为简单和方便。
3、人机界面控制装置7包括制砖机的电器控制柜、人机界面,其中,制砖机的电器控制柜由日本欧姆龙CP1H-XA40DR-A的PLC(可编程控制器)和NT20-ST121B-EC触摸屏、按钮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组成;人机界面由可编程的日本欧姆龙CP1H-XA40DR-A的PLC和NT20-ST121B-EC触摸屏组成,内部预先写入调试好的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嘉华,未经朱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45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