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油泵鼓形滚轮销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4688.0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4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包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州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9/44 | 分类号: | F02M59/4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泵 滚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轮销,具体是一种应用于挺柱体部件中的能够降低接触应力,减少磨损的外圆表面加工成鼓形的滚轮销。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挺柱体部件中的滚轮销的表面一般是圆柱形结构,与之相配合的滚轮内表面也是圆柱形结构。为改善汽车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通常需要提高泵端压力使燃油喷射超高压化。随着泵端压力不断加大,滚轮销与滚轮之间的接触应力也在不断增加,而滚轮销与滚轮运转时,它们之间的接触形式为线接触,在较高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滚轮销与滚轮的接触表面温度会逐渐升高,磨损加快,最终导致滚轮销与滚轮部件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滚轮与滚轮销之间接触应力大和润滑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巧妙的喷油泵鼓形滚轮销,该滚轮销能够使滚轮销与滚轮的接触形式由线接触变为点接触,大大减小滚轮销与滚轮之间的接触应力,并且保证了润滑油充分均匀的进入滚轮销与滚轮之间进行润滑,减少它们之间的磨损,保证了喷油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喷油泵鼓形滚轮销,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销是中间粗两头细的鼓形结构,滚轮销垂直中心线处的直径最大,滚轮销的外圆面由中间向两端呈弧形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销两端的头部设为半球形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采用鼓形结构的滚轮销与滚轮相互配合,使滚轮销与滚轮之间的接触形式由原来的线接触变为点接触,减小了接触应力;两端受到的应力均匀化,显著减少滚轮销与滚轮的边缘应力;滚轮销两端的间隙变大,使得润滑油更加充分的进入滚轮销与滚轮之间进行润滑,从而有效改善了它们之间的磨损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应用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所述滚轮销1是中间粗两头细的鼓形结构,滚轮销1垂直中心线处的直径最大,滚轮销1的外圆面由中间向两端呈弧形过渡。滚轮销1两端的头部设为与挺柱体圆柱面相似的球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体装配应用时,如图2所示,滚轮2放置在挺柱体3上设有的滚轮2安装槽内,滚轮销1穿过滚轮2,滚轮销1的两端置于滚轮销1安装孔内。用手转动滚轮2,应确保滚轮2能自由转动无任何卡滞现象,而且要使滚轮2具有轴向移动间隙。
当两圆柱相接触时,其接触应力为: (1);
当两球体相接触时,其接触应力为: (2)。
由公示(1)、(2)可得:当两柱体相接触时形成线接触,其最大接触应力正比于所加载荷的二分之一次方,当两球体相接触时形成点接触,其最大接触应力正比于所加载荷的三分之一次方。由此可以论证由于滚轮销1采用鼓形结构,使得滚轮销1与滚轮2之间的接触形式从原来的线接触变为点接触,相较于线接触而言,滚轮销1与滚轮2之间的接触应力大大减小,有效减少了滚轮销1与滚轮2之间的磨损,延长了滚轮销1与滚轮2的使用寿命。
由于滚轮销1与滚轮2之间采用间隙配合,采用鼓形结构的滚轮销1与滚轮2相互配合时,滚轮销1两端的间隙变大,使得润滑油更加充分的进入滚轮销1与滚轮2之间进行润滑,使两端受到的应力均匀化,显著减少滚轮销1与滚轮2的边缘应力,进一步减少滚轮销1与滚轮2之间的磨损。滚轮销1采用轴承钢材质,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能和接触疲劳性能,承受载荷大,更好的延长了滚轮销1与滚轮2的使用寿命;滚轮销1的两端面设计成为与挺柱体3的圆柱面相似球面结构,其可以减少工作时挺柱体3与滚轮销1之间的磨损;同时,由于滚轮销1与挺柱体3为间隙配合,工作时,滚轮销1会相对挺柱体3横向运动,这样就会碰到缸体内壁,这样接触面为圆柱面与球面接触,形成点接触面,这样减少了滚轮销1的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州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州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4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