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投影屏幕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4832.0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9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视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60 | 分类号: | G03B21/60;G02B27/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投影 屏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投影屏幕,属于激光显示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激光背投影屏幕主要包括菲涅尔屏以及散射屏或柱面镜屏,激光正投影屏幕主要为散射屏,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经过光学引擎后投射到菲涅尔屏并转化成平行光,平行光通过菲涅尔屏或者柱面镜屏后到达人的眼中形成图像。
激光投影系统所采取的光源为激光光源。由于激光的高度相干性,在光学成像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散斑现象,尤其在激光背投投影系统之中,激光散斑的现象就更加明显。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消相干处理直接作为投影光源进行投影的话,那么我们在接收屏幕上就会看到带有明显的干涉条纹的图像,即所谓的激光散斑,这样的话非常影响图像质量。因此在激光显示技术中,必须要对激光进行消相干处理。
目前消相干的方法有振动屏幕、振动光学镜、使用旋转漫反射板或采用全息方法等等。但是,这些消相干装置的方法或者设计都显得相对复杂,并且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传统的消相干装置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激光投影屏幕,所述激光投影屏幕能够较好地消除激光相干所带来的显示干涉条纹。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面所描述:
一种激光投影屏幕,包括光学散射屏或柱面镜屏,还包括用于消除激光散斑的消相干屏,所述消相干屏包括透明基板和多个透明泡,在所述透明泡和透明基板之间设置有透明电极,所述透明电极连接于外部的电极调制装置,可促使设置在透明电极上的透明泡膨胀或伸缩。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还包括菲涅尔屏,所述消相干屏设置在菲涅尔屏和光学散射屏或柱面镜屏之间。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消相干屏设置在光学散射屏或柱面镜屏的靠近观看者的一侧。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透明泡的直径小于20mm。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有透明泡面积的总和大于或等于透明基板面积的50%。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透明泡的形状是圆形、矩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电极调制装置和透明电极能够控制透明泡使得在同一时间内部分透明泡处于工作状态,另一部分透明泡处于不工作的状态。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透明泡在所述透明基板上设置成单层或者多层。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透明泡为透明气泡或液泡。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透明气泡或液泡均匀分布在所述透明基板上面。
采用了上述设计以后,由于激光在透过上述消相干屏的过程中,消相干屏的表面形貌时刻发生变化,导致在消相干屏表面的图像的散斑平面也随之起伏波动,,处于人眼积分时间内的多幅瞬时的散斑图样经过叠加,在人眼中形成观感上没有散斑的图像,达到了减弱或消除激光散斑现象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激光投影屏幕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激光投影屏幕的消相干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激光投影屏幕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一般来说,激光背投影显示系统主要包括激光投影装置以及激光投影屏幕。激光投影装置由激光光源、光学引擎组成,光学引擎包含光学整形部件、三原色光阀、投影镜头和调制电路,在工作的时候,调制电路使光阀上分别生成红、绿、蓝三色对应的小画面,然后分别引入三色激光照明投射到激光投影屏幕上,从而产生全色显示图像。
同时我们也知道,高度相干的激光产生的干涉图样俗称散斑,激光散斑是由于激光固有的相干性产生的,在上述投影系统中,若不对激光加以消相干处理,在屏幕上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激光散斑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对激光投影屏幕作出改进,在背投影屏幕的菲涅尔屏和散射屏之间设置一层透明基板上布置大量透明泡的消相干屏,或者在正投影屏幕的散射屏与观众之间紧贴散射屏设置一层透明基板上布置大量透明泡的消相干屏,透明泡在透明电极的作用下膨胀收缩工作,其目的是使得投影屏幕最终呈现的图像散斑得到减弱或消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视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视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4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冬夏两用多功能汽车控温罩
- 下一篇:一种水陆两用汽车水路推进器的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