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形式过滤茶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4833.5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0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智勇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A47G19/22;A45F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形 过滤 茶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具,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隐形式过滤茶具。
背景技术
有关研究报告表明,茶叶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将致使茶叶释放出对人体微量的有害物质,如长期饮用此种茶水,将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人们将泡好的茶水倒入过滤网过滤掉一定的茶渣后再进行饮用,这也是绝大多数人饮茶的习惯,对于此种泡茶饮用的方法,第一,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第二,所需要相关的配套茶具较多,至少包括一茶漏斗,一饮茶杯,一泡茶杯及一茶海;对于一些工作繁忙又想喝茶的人,或是对一些外出旅行的人来说,普通的茶具使用或携带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形美观且过滤茶渣效果好的一种隐形式过滤茶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隐形式过滤茶具,包括茶杯体、过滤体及杯盖;杯盖是盖于过滤体的开口端;茶杯体及杯盖都是由透明的玻璃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过滤体放入茶杯体内,过滤体为圆桶形,其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且在该封闭端的圆周壁上及底端设有若干个“L”形隐形过滤槽,开口边缘设有向外的翻边,过滤体的材料为陶瓷材质,也可以是不锈钢、玻璃或塑料材质;且过滤体的外圆周上设有山水画或人物画或高尚素雅的青花瓷图案;茶杯体设有把手,以方便手握茶杯体,茶杯体的上开口边缘设有一缺口,以方便茶水倒出来时,茶水顺着缺口方向流出,茶杯体的中下端圆周上设有一圈向杯内收腰的一圆周凸起,过滤体放入茶杯体内时,茶杯体内的圆周凸起刚好支撑起过滤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第一,本实用新型其过滤体是采用了若干个“L”形隐形过滤槽将茶水进行过滤,其过滤效果好,隐闭;并且过滤体外表面增设有不同的艺术图案,从而增加了茶具的美观,且可以作为艺术品珍藏;第二,携带使用方便,利用过滤体及茶杯体特殊结构的设计,使得茶叶在过滤体内充分泡开后,向上抽动过滤体,即茶叶和茶汤完全分离,从而避免了浸泡时间过长而导致茶叶释放出有害物质,真正做到随泡随饮,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隐形式过滤茶具,包括茶杯体3、过滤体2及杯盖1;过滤体2放入茶杯体3内,杯盖1是盖在过滤体2的开口端;茶杯体3及杯盖1都是由透明的玻璃材料制成;
过滤体2为圆桶形,其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且在该封闭端的圆周壁上及底端设有若干个“L”形隐形过滤槽21,开口边缘设有向外的翻边,过滤体2的材料为陶瓷材质,且过滤体2的外圆周上设有山水画或人物画或高尚素雅的青花瓷图案;
茶杯体3设有把手33,以方便手握茶杯体3,茶杯体3的上开口边缘设有一缺口31,以方便茶水倒出来时,茶水顺着缺口31方向流出,茶杯体1的中下端圆周上设有一圈向杯内收腰的一圆周凸起32,过滤体2放入茶杯体3内时,茶杯体3内的圆周凸起刚好支撑起过滤体2的底部。
使用本实用新型茶具时,将过滤体2放入茶杯体3内的收腰圆周凸起上,在过滤体2内加入茶叶及开水,此时由于过滤体2内的空气压力作用,放在茶杯体3内的过滤体2内的茶水静止不流动,待茶叶泡开后,向上移动过滤体2,茶水即从过滤体2下端及底部的“L”形隐形槽内流出茶汤,将杯盖1倒放在桌面上,直接将过滤体2放在倒放的杯盖1内,以保证茶水的干净、卫生;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过滤体2是采用陶瓷制作而成,即在泡茶的全过程当中,均不见浸泡的茶叶,只有看得见流出来的茶汤,也为品茶带来情趣。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如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智勇,未经张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48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