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偏斜进渣管的滚筒式冷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5020.8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3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董玉泉;杨建华;韩立伟;王成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F23C10/2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刘冰心 |
地址: | 61006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偏斜 进渣管 滚筒 式冷渣器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滚筒式冷渣器,用于电厂、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的锅炉出渣装置和高温颗粒物料冷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循环硫化床锅炉干式冷却排渣的冷渣器,属热交换介质不直接接触的交换设备类(F28D)。
(二)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劣质煤占有很大比例,使用循环流换床锅炉消化劣质煤是发电行业有效利用劣质煤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目前我国已有多个300KW以上循环硫化床锅炉,正在开发600MW循环硫化床锅炉。现有大型循环硫化床锅炉燃烧废渣的冷却主要是用旋转水冷却滚筒式冷渣机,因此,开发大容量、高效率、高可靠性的旋转滚筒式冷渣机是非常必需的。
现有旋转滚筒式冷渣机是通过静止的进渣装置2将燃烧废渣送入旋转的水冷却滚筒6、6A内,滚筒由外部的驱动轮7驱动旋转,冷却后的冷废渣由冷渣口8排出。见图2,现有进渣装置进渣管出渣段3N中心线3.1N与垂直于滚筒旋转中心线的滚筒横截面上的竖直中心线6.1相重合,由此滚筒内热渣6.0在滚筒进渣孔6C处四周捞渣块5搅动下翻滚,将会沿竖直中心线6.1垮塌在进渣管出渣口4N处,垮塌下来热渣6.0堵塞住进渣管出渣口4N,由此导致进入进渣管的热渣难以进入旋转滚筒内,使滚筒内的热渣存渣量不足,热交换的时间不够,以致冷渣机运行普遍存在达不到设计容量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偏斜进渣管的滚筒式冷渣器,就是解决现有冷渣器进渣管出渣口被翻滚热渣堵塞,使冷渣器运行存在达不到设计容量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偏斜进渣管的滚筒式冷渣器,包括水冷夹套结构或水冷壁结构的滚筒6、6A、进渣装置2、进渣管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渣管的出渣段3中心线3.1距垂直于滚筒旋转中心线的滚筒横截面上的竖直中心线6.1有一个偏离角δ,且当滚筒反时针方向旋转,偏离角δ布置在180°-270°间的第III象限范围内;当滚筒顺时针方向旋转,偏离角δ布置在270°-360°间的第IV象限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将进渣管出渣段中心线设计有偏离角,又因垮塌热渣位置随旋转方向而变,设计时将进渣管出渣口4与垮塌的热渣(4N处)隔离开一定的空间,使进渣管出渣口通畅,保证了有效的往滚筒内进渣。
(四)附图说明
图1冷渣器进渣端正剖视示意图;
图2图1K向视图;
图3图1B-B剖视图,水冷夹套结构的水冷却滚筒6;
图4图1B-B剖视图,水冷壁结构的水冷却滚筒6A。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3,水冷夹套结构的滚筒6包括:具有外套6.2和内套6.3,内外套间通以冷却水的夹套6.4,内套内送入热废渣6.0。见图1、图4,水冷壁结构的滚筒6A包括:内通冷却水的钢管6A1,连接固定相邻两钢管的连接壁6A2,连接壁和钢管内侧通入热废渣6.0。
见图1,静止的进渣装置2还包括:进渣管1,进渣管出渣段3,进人孔2.1,静止的进渣装置和旋转的滚筒间的滑动间隙2.2。出渣段3从滚筒进渣孔6C伸入旋转滚筒6、6A内。
见图2,进渣管出渣段3的中心线3.1距垂直于滚筒旋转中心线的滚筒横截面上的竖直中心线6.1有一个偏离角δ,且当滚筒反时针方向旋转,偏离角δ布置在180°-270°间的第III象限范围内(见图2所示),一般说来,冷渣器滚筒6,6A反时针方向ω旋转时,热渣垮塌在IV象限范围内,而设计的偏离角δ布置在180°-270°的第III象限范围内,该处出渣段3出渣口4处无垮塌热渣堵塞,通畅进渣。相反,当滚筒顺时针方向旋转,热渣垮塌在III象限范围内偏离角δ布置在270°-360°间的第IV象限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未经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5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