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膨胀渣珠溜槽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5908.1 | 申请日: | 201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2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程树森;宿立伟;张海鑫;唐文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慧德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C21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膨胀 溜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炉渣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炉炉渣干法粒化工艺的膨胀渣珠溜槽。
背景技术
高炉炉渣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硅酸盐材料,通过处理可以作为生产建筑材料和化肥的原料,同时,液态高温炉渣温度在1350℃到1500℃之间,属于高品位的余热资源,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目前我国液态高炉炉渣主要采用水冲渣急冷处理,水冷后的高炉炉渣可用于制造水泥等建筑材料,水冷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消耗严重,处理每吨炉渣耗水1吨;水冷法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硫化氢和氧化硫气体随水蒸气排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处理每吨炉渣产生800m3水蒸气,其中H2S含量19mg/m3,SO2含量4.3mg/m3;炉渣的余热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水渣含水率高,作为水泥原料仍需干燥处理,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高,一座日产量2500吨的高炉要建造两套水冲渣设备,建设投资在四千万元左右;在水冲渣过程中,含铁较高的炉渣易引起爆炸;并且水渣的用途较单一。
针对高炉炉渣水冷法的缺点,20世纪70年代国外已经开始研究干式急冷粒化高炉炉渣的方法,主要有风淬法和离心粒化法,两者都是首先将液态高炉炉渣快速破碎、凝固为小颗粒,再采用技术手段回收其余热的方法。风淬法是用大功率造粒风机产生高压、高速气流将熔渣流吹散、粒化的方法,主要缺点是动力消耗大、设备庞大复杂、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离心粒化法是依靠转盘或转杯的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液态高炉渣粒化,虽然不需要造粒风机这样的高耗能设备,且粒化渣的粒径分布也较小,但在高温下高速旋转粒化装置的机械可靠性较差,其对负荷变动的适应性也有待确证。
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实用新型了一种能耗低,水耗小,有害气体排放小,余热回收率高的高炉炉渣干法粒化及余热回收工艺,该工艺是通过抛射的方式使吸气膨胀后的渣珠冷却形成粒径较小的固体颗粒,并将有害气体包裹在颗粒内,然后通过换热器与固体颗粒进行换热。该工艺的第一步是将高炉炉渣从高炉中导出,使炉渣与空气充分接触,在通入少量水的情况下使炉渣快速吸气膨胀并冷却,形成不规则的渣珠,同时,还要避免产生渣棉,降低渣珠的容重,增大渣珠的粒径,需要有一个特殊的设备来实现该工艺步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避免渣棉产生,能够控制渣珠容重和粒径大小的可调式膨胀渣珠溜槽。
本实用新型可调式膨胀渣珠溜槽,包括上膨胀槽和下膨胀槽,所述上膨胀槽向下倾斜的固定安装在高炉熔渣沟的下方,上膨胀槽的宽度大于高炉熔渣沟的宽度,所述下膨胀槽向下倾斜的设置在上膨胀槽的出口下方,下膨胀槽通过倾斜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可移动的小车上,所述上膨胀槽和下膨胀槽的槽体内装有膨胀槽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可调式膨胀渣珠溜槽,其中所述倾斜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液压油缸,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小车上,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下膨胀槽的上端底面相铰接,所述下膨胀槽的下端与小车之间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调式膨胀渣珠溜槽,其中所述倾斜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小车和下膨胀槽的下端底面相铰接。
本实用新型可调式膨胀渣珠溜槽,其中所述下膨胀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至50度。
本实用新型可调式膨胀渣珠溜槽,其中所述上膨胀槽和下膨胀槽的槽体内装有与冷却液源相连通的冷却液管,所述冷却液管构成膨胀槽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可调式膨胀渣珠溜槽,其中所述上膨胀槽和下膨胀槽的槽体宽度自上向下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可调式膨胀渣珠溜槽中的上膨胀槽与高炉熔渣沟相连,且其宽度大于高炉熔渣沟,高炉熔渣在进入上膨胀槽后,厚度变薄,与空气充分接触,通入少量水,使熔渣吸气膨胀形成渣珠,然后落入下膨胀槽中,在下膨胀槽中滚动,通过调节下膨胀槽的位置和角度,控制渣珠在下膨胀槽上停留的时间,从而避免渣棉的产生,并控制渣珠的容重和粒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膨胀渣珠溜槽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膨胀渣珠溜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慧德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慧德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59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膨胀渣珠抛射滚筒
- 下一篇:移动无线网中的数据传输费用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