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楔齿滚刀内心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6553.8 | 申请日: | 201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6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民 |
主分类号: | E21B10/08 | 分类号: | E21B10/08;E21B10/22;E21B10/25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楔齿滚刀内 心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锲齿滚刀装置,具体是一种球、锲齿滚刀内心包结构。
背景技术
矿用掘进机械是利用刀具的轴向压力和回转力对岩面的辗压作用,直接破碎矿岩的成巷或成井机械设备。所用刀具有盘形滚刀、楔齿滚刀、球齿滚刀和铣削刀具。按掘进巷道的不同,分为天井钻机、竖井钻机和平巷掘进机。
竖井钻机专门用于一次钻凿成井,由钻具系统、回转装置、井架、钻具提升系统和泥浆循环系统组成。竖井钻探时,目前的球、锲齿滚刀产品因为其内心包结构的缺陷多次极易出现灌浆、脱壳、断轴甚至掉落滚刀的现象,直接影响钻进速度和经济效益。
国内其它厂家所生产的滚刀,内芯包采用脆性较大的轴承用钢(GrCr15)直接淬火处理,并舍掉硬质合金密封环,其硬度虽有提高,但脆性大,抗震、抗压、耐磨的综合性能却很差,这种芯包寿命很短,钻井深度200米以下,缺陷尤其突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球、锲齿滚刀内心包结构,该结构的内心包解决了球、锲齿滚刀工作时灌浆、脱壳、断轴以及掉落滚刀的技术问题,并且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球、锲齿滚刀内心包结构,包括主轴,主轴内设有活塞所述主轴小端设有一推力轴承,该推力轴承的一侧设有滚柱,滚柱外侧设有轴承小外圈,轴承小外圈左侧设有小端压盖,小端压盖与轴承小外圈之间设有一浮封环,该浮封环与小端压盖之间设有第二O形密封圈;主轴大端设有另一推力轴承,该推力轴承的一侧设有滚柱,滚柱外侧设有轴承大外圈,轴承大外圈右侧设有大端压盖,大端压盖与轴承大外圈之间设有另一浮封环,该浮封环与大端压盖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
所述主轴末端设有螺塞。
所述轴承小外圈上设有第三O形密封圈。
所述小端压盖与主轴之间设有第一O形密封圈。
所述轴承大外圈上设有第四O形密封圈。
所述大端压盖外侧设有止推大盖。
所述大端压盖与主轴之间设有垫。
所述主轴轴承小外圈和轴承大外圈的材质为合金钢20CrMnTi。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球、锲齿滚刀内心包结构可以经受长时间恶劣环境的考验,使用寿命长,无一只滚刀发生灌浆、脱壳、断轴现象,内芯包60%可反复使用,
质量优良,钻探至200米深度以下地层,尤其明显。本实用新型经过国防科委21基地800米以上井筒钻进实践,完全能够满足挖掘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心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锲齿滚刀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锲齿滚刀牙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塞,2、主轴,3、活塞,4、小端压盖,5、第一O形密封圈,6、第二O形密封圈,7、浮封环,8、第三O形密封圈,9、轴承小外圈,10、推力轴承,11、轴承大外圈,12、滚柱,13、第四O形密封圈,14、止推大盖,15、大端压盖,16、垫,17、内心包,18、锲齿滚刀牙轮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球、锲齿滚刀内心包结构,包括主轴2,主轴2内设有活塞3,主轴2小端设有一推力轴承10,该推力轴承10的一侧设有滚柱12,滚柱12外侧设有镶硬质合金环的轴承小外圈9,轴承小外圈9左侧设有小端压盖4,小端压盖4与轴承小外圈9之间设有一浮封环7,该浮封环7与小端压盖4之间设有第二O形密封圈6;主轴2大端设有另一推力轴承10,该推力轴承10的一侧设有滚柱12,滚柱12外侧设有镶硬质合金环的轴承大外圈11,轴承大外圈11右侧设有大端压盖15,大端压盖15与轴承大外圈11之间设有另一浮封环7,该浮封环7与大端压盖15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
主轴2末端设有螺塞1。
轴承小外圈9上设有第三O形密封圈8。
小端压盖4与主轴2之间设有第一O形密封圈5。
轴承大外圈11上设有第四O形密封圈13。
大端压盖15外侧设有止推大盖14。
大端压盖15与主轴2之间设有垫16。
主轴2轴承小外圈9和轴承大外圈11的材质为合金钢20CrMnTi。
如图2,内心包17外侧设有锲齿滚刀牙轮体18,锲齿滚刀牙轮体18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民,未经吴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65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具井口动力悬挂装置
- 下一篇:设置铝导水板的纯木窗窗扇下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