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冷却软风道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6564.6 | 申请日: | 201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4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广惠;谢赤波;赵江农;肖云华;彭魁;胡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创春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6 | 分类号: | B60K11/06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43105 | 代理人: | 李翠梅 |
地址: | 4120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机车 牵引 电机 冷却 软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电力机车的风道,尤其涉及电力机车牵引电机与冷却风机之间的柔性软风道。
背景技术
电力机车牵引电机的冷却软风道安装的位置是在机车车体与转向架之间,它是对机车牵引电机进行冷却的一个柔性连接件。其主要作用是在机车运行时随着路况的变化、车速度的变化它将会产生压缩、拉伸、扭转等多个方位的位移或形变,同时还要受到车底气流冲击、振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的情况下都要保障有足够的风量和风压顺利通过进入机车的牵引电机,对电机进行充分的冷却。近年来随着电力机车速度的大幅提高,电机功率的增大,软风道的结构在上述各种工况下仍能否对电机进行良好的冷却更加显得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电力机车提供一种在各种路况和车速变化的情况下能够保证为电力机车提供足够风量和风压的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冷却软风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硅橡胶上法兰、风道布筒、骨架和下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胶上法兰、风道布筒和下法兰连接为一整体;所述的风道布筒内安装有至少三个几何形骨架,风道布筒由卡条或缝纫将每个骨架固定,风道布筒经安装骨架后的外形为几何体。
所述的下法兰为金属件或硅橡胶。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软风道不仅可在-55℃~150℃的温度环境长期使用和有效地抵抗车底气流的冲击,也可以在机车运行过程中风道被压缩、拉伸、扭转和各向平移等情况时保证足够的风量和风压进入牵引电机,使电机得到及时有效的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即下法兰为金属件的实施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法兰为硅橡胶的实施例图。
图3、图4为其它几何形状的实施例图。
图中:1、硅橡胶上法兰,2、风道布筒,3、骨架,4、卡条,5、下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硅胶上法兰1、风道布筒2、下法兰5、矩形金属骨架3、金属卡条4组成。风道布筒2为硅橡胶制成,硅橡胶上法兰1与风道布筒2和下法兰5共同硫化为一个整体,下法兰5可以是硅橡胶也可以是金属件。硅胶上法兰1与机车体上的冷却风机口联接、下法兰5与机车牵引电机进风口联接。当下法兰5为金属件时,与风道布筒2采用粘合或铆接的方式,金属法兰可直接插入牵引电机的进风口中。硅橡胶风道布筒2的周长大于硅胶上法兰1的内孔周长5%~25%。硅橡胶风道布筒2内安装3到7个矩形或椭园形或其他几何形金属骨架3,将硅橡胶风道布筒2撑开后成为如图1、图2、图3和图4中的形状。骨架3的外缘周长大于硅胶风道布筒2周长5%~20%,骨架3之间的垂直间距为8mm~20mm;从风道布筒2外部每层都分别用四个金属卡条4将风道布筒2和每一个金属骨架3的四个边卡住,如图1。若下法兰5是硅橡胶,用缝纫的方法将其缝住,如图2。金属卡条4的长度与对应的金属骨架3的边长要小70%~60%。若采用缝纫的方法固定,则沿金属骨架3内缘闭合缝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创春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创春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65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500kV构架
- 下一篇:一种隆鼻整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