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截面非晶合金铁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6752.9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0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万;张志键;陈家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置信电气非晶有限公司;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5 | 分类号: | H01F27/245;H01F4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171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合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截面非晶合金铁芯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非晶合金变压器发展较为迅速,其以优越的节能效果被广泛应用于配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领域。但由于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磁通密度远低于硅钢片变压器,且绕组为矩形结构的原因,故而其制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在价格上处于一定劣势。由于绕组内框骨架为矩形,抗突发短路能力较差。
为降低成本,目前常采用改变变压器的铜铁比的方法,多用铁,少用铜。为加强变压器抗突发短路能力,目前的办法是加强绕组内框骨架强度,采用环氧材质内框骨架。
但是,目前这种方法具有如下缺点:改变变压器铜铁比容易造成变压器损耗增加;环氧材质韧度较差,线圈压装后内框短轴方向容易变形或开裂,影响强度及绝缘性能,且厚度越厚,成本越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圆截面非晶合金铁芯结构,它将铁芯截面改为圆形,能够减少绕组的导线长度,降低变压器导线成本,还能有效增强绕组内框强度,增强变压器抗突发短路性能。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截面非晶合金铁芯结构,包括绕组内框骨架以及位于其内的非晶合金铁芯,其中,还包括层间隔板,其中:
所述的绕组内框骨架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所述的非晶合金铁芯的截面左右以及上下均对称,并且呈阶梯型,所述的非晶合金铁芯分为若干层,相邻的上下两层之间通过层间隔板分隔,每层非晶合金铁芯由迭片组构成并且每层迭片组的宽度均相等,该迭片组的厚度从中间 向两侧递增以形成阶梯型,每一阶梯突出直角的顶点依次相连形成一圆弧,该圆弧与所述绕组内框骨架的相对位置的圆弧段为同心圆。
上述的圆截面非晶合金铁芯结构,其中,所述的非晶合金铁芯分为六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铁芯截面为圆或椭圆状,且因为在面积相同时,圆周长要小于矩形周长,故而当铁芯为圆形或椭圆形截面时,导线成本相对比较节约;由于凸面受压强度大于平面受压强度,故而当绕组内框骨架截面呈圆形或圆弧形时,其抗突发短路性能将得到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圆截面非晶合金铁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截面非晶合金铁芯结构,包括绕组内框骨架1以及位于其内的非晶合金铁芯2,还包括层间隔板3,其中:
绕组内框骨架1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非晶合金铁芯2的截面左右以及上下均对称,并且呈阶梯型,非晶合金铁芯2分为若干层,相邻的上下两层之间通过层间隔板3分隔,每层非晶合金铁芯2由迭片组21构成并且每层迭片组21的宽度a均相等,该迭片组21的厚度b从中间向两侧递增以形成阶梯型,每一阶梯突出直角的顶点依次相连形成一圆弧,该圆弧与绕组内框骨架1的相对位置的圆弧段为同心圆,本实施例中,非晶合金铁芯2分为六层,在左右两半非晶合金铁芯2分别关紧后,整个绕组内框骨架1内的非晶合金铁芯2截面总体为圆形或椭圆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通过改变迭片组21的厚度,结合不同的布局,来使得非晶合金铁芯2的截面呈阶梯型,绕组内框骨架1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非晶合金铁芯2的截面由矩形改为圆形,克服了目前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截面为矩形形式,故而绕组内框为矩形形式,在受到低压绕组短路电动力收紧时内框四边的中心处强度较弱,抗突发短路能力未能尽如人意的缺点。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置信电气非晶有限公司;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置信电气非晶有限公司;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6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鲤鱼电极穿颅植入脑立体定位法
- 下一篇:一次性产科破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