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金属复合输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7673.X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9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谢凯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02 | 分类号: | F16L9/02;F16L13/02;F16L15/00;F16L58/08;F16L5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金属 复合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金属复合输送管。
背景技术
腐蚀性油气田开采出来的油气含有H2S、CO2、Cl-等腐蚀性介质,这些介质对输送管材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往往带来一些灾难性后果,如人员伤亡、停工停产和环境污染等。腐蚀给石油工业造成的事故经济损失很大。因此对使用的管材提出了更高的耐蚀要求。选用性能优良的管材是防止腐蚀事故的主要措施,但一般价格低廉的碳素或低合金钢管的耐蚀性较差,而耐蚀性好的不锈钢、镍基合金、钛及钛合金等材料的价格高,为节约高价材料的用量,人们开始研究、制造和选用复合管材,包括双金属复合输送管。
现有的双金属复合输送管,大多数采用接头连接处焊接。已有技术方案是在外管两端焊接接头,接头是耐腐蚀材料,外管为碳素钢或低合金钢,二者属于异种金属焊接,其焊接性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影响了油气输送管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连接强度大、安全性能高的双金属复合输送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金属复合输送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内管位于外管的内部,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一端或两端具有连接部,连接部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内管与连接部相焊接,连接部的第一端与外管通过螺纹相连接,至少一个连接部的第二端具有焊接坡口。
进一步地,连接部与内管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外管由碳素钢或者低合金钢制成。
进一步地,外管的两端的外壁上具有螺纹。
进一步地,外管的两端分别具有管状的连接部。
进一步地,焊接坡口位于连接部的第二端的外端面上。
进一步地,连接部的第二端的内直径等于外管的内直径。
进一步地,内管延伸跨越连接部与外管之间的接缝,并焊接于连接部的第二端的内壁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金属复合输送管,内管由耐腐蚀材料制成,连接部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内管与连接部相焊接,连接部的第一端与外管通过螺纹相连接,连接部的第二端具有焊接坡口。由于连接部与外管通过螺纹相连接,因此避免了异金属焊接,保证了焊 接强度。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另一根双金属复合输送管一端的连接部相焊接,是同金属焊接,也能满足管路之间的连接强度的要求。另外,连接部采用耐腐蚀材料,避免了连接部自身受到腐蚀,也保证了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双金属复合输送管,包括内管10和外管20,内管10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内管10位于外管20的内部,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一端或两端具有连接部30,连接部30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内管10与连接部30相焊接,连接部30的第一端31与外管20通过螺纹相连接,至少一个连接部30的第二端32具有焊接坡口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76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平面阵列天线
- 下一篇:具有标准电池外形的自发电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