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触控装置的复合结构以及触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8191.6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0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纶烽;李怀安;吴德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6F3/04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装置 复合 结构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装置(touch device),特别涉及一种可提高感应精准度的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式电子产品都不断朝向操作简便、小体积以及大萤幕尺寸的方向迈进。特别是,携带式的电子产品对于体积及萤幕尺寸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许多电子产品都将触控装置与液晶显示面板整合,以省略键盘或是操控按键所需的空间,进而使萤幕可配置的面积扩大。
目前,触控装置大致可区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及超音波式等触控装置,其中以电阻式触控装置与电容式触控装置为最常见的产品。就电容式触控装置而言,其主要原理是在触控电极中产生一电场,当导体(如人类的手指)与之接触时会产生一微小的电容变化。通过由测量电容变化的位置,即可以判断接触发生点位于面板上的座标。此外,由于电容式触控装置具有可多点触控的特性以及可提供更人性化的操作模式,因此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
以电阻式触控装置而言,其主要是通过由单点按压的压力,使得原本分开的导电层相互接触而导通。电阻式触控装置在导通处产生一感测讯号,并经由感测讯号来判断按压发生之处位于面板上的座标。此外,无论使用者以何种介质碰触电阻式触控装置皆可以进行操作,因而提高了电阻式触控装置的使用便利性。另外,电阻式触控装置所需成本较低且电阻式触控装置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因而市场占有率较高。
一般来说,无论是电阻式触控装置或电容式触控装置,均都需要以大面积的电极图案作为感测用的元件,且都是透过触碰座标的取得来通知电子装置对使用者的触碰作回应。然而,无论电阻式触控装置或是电容式触控装置于感应区的边缘(意即周围区)容易因为电极图案阻抗不均而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触控位置发生差异,意即感应精准度不如预期的好。因此,如何改善触控装置于周围区的感应精准度,实为目前触控装置亟待克服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触控装置的复合结构,可改善周围区的电性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可提高周围区的感应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用于触控装置的复合结构,其包括一基板以及一透明导电图案层;基板具有一中央区与一周围区;透明导电图案层配置于基板上且具有多个凹陷部,其中凹陷部配置于透明导电图案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表面上,且至少位于周围区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在于:一种触控装置,其包括一复合结构以及一透明导电层;复合结构包括一基板以及一透明导电图案层;基板具有一中央区与一周围区;透明导电图案层配置于基板上且具有多个凹陷部,其中凹陷部配置于透明导电图案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表面上,且至少位于周围区中;透明导电层配置于复合结构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特征在于:一种触控装置,其包括一第一复合结构、一第二基板以及一透明导电层;第一复合结构包括一第一基板以及一透明导电图案层;第一基板具有一中央区与一周围区;透明导电图案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具有多个第一凹陷部,其中第一凹陷部配置于透明导电图案层远离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上,且至少位于周围区中;第二基板配置于第一复合结构的一侧,且面对透明导电图案层;透明导电层配置于第二基板上且面对透明导电图案层,其中透明导电层与透明导电图案层相隔一距离,且透明导电层与第二基板构成一第二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透明导电图案层于基板的周围区中具有凹陷部之设计,且利用透明导电图案层的阻抗会与透明导电图案层的厚度成反比之概念,因此电流会往阻抗最低的路径移动,意即电流会往无凹陷部的区域移动,如此一来,可改善周围区的电性状态,可提升触控装置于周围区感应精准度。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复合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复合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之一种复合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一种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之一种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8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