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云视频多设备融合技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8320.1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3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肖波;庞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通宽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N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设备 融合 技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视频技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云视频多设备融合技术系统,属于视频通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媒体消费者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而同时中国媒体消费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未来中国媒体产业将随中国消费需求和财富创造一起飞速发展,
进入媒体领域,将是移动突破重围,获得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字新媒体平台融合移动优势资源:1、以手机用户作为目标用户群, 潜在用户量大;2、通过手机用户抢占电信和联通网络用户群体,借力打力;3、强大的资金优势,实现内容和服务的提升,抢占 新媒体战场先发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多方式的互动视频资源的下载和观看,可以方便的管理自已的视频内容,并随时的更新和观看高清的视频,给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的云视频多设备融合技术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云视频多设备融合系统,包括系统服务器、用户客户端和用于互动通信和资源下载的用户机顶盒模块,所述用户机顶盒模块与系统服务器相通信,所述用户客户端通过无线信号与用户机顶盒模块相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云视频多设备融合技术系统,依托“云计算”技术可以为我们搭建起这样一个新媒体和用户之间良性互动沟通的平台,利用平台的融合互动,增强读者的关注度和黏合度。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以及更加方便快捷的视频资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用户机顶盒模块包括用于接口转译的网络机顶盒支撑平台和用于处理用户信息的机顶盒,所述网络机顶盒支撑平台通过标准HTTP通讯协议与系统服务器进行通信,所述网络机顶盒支撑平台通过Operator协议与机顶盒进行通信,所述网络机顶盒支撑平台实现从各种应用系统向机顶盒硬件设备进行代理命令转发,所述机顶盒用于接收来自网络机顶盒支撑平台的指令并完成用户的认证及数据的加密、解密和用户自动下载。
进一步,所述用户客户端可以为电脑、手机或电视。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多种用户客户端兼容使用,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是用户在需要时可以及时的更新或下载需要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的一种云视频多设备融合系统,包括系统服务器、用户客户端和用于互动通信和资源下载的用户机顶盒模块,所述用户机顶盒模块与系统服务器相通信,所述用户机顶盒模块包括网络机顶盒支撑平台和机顶盒,所述网络机顶盒支撑平台通过标准HTTP通讯协议与系统服务器进行通信,所述网络机顶盒支撑平台通过Operator协议与机顶盒进行通信。
所述网络机顶盒支撑平台实现从各种应用系统向机顶盒硬件设备进行代理命令转发,所述机顶盒用于接收来自网络机顶盒支撑平台的指令并完成用户的认证及数据的加密、解密和用户自动下载,所述用户客户端可以为计算机、便携式终端等设备。
设备与用户帐号(应用层定义)进行绑定,实现一个用户对应一台或多台设备,可由该用户进行通过应用层帐号及应用层界面即实现对应的与设备直接的操作,可将应用系统的影片通过应用系统(互联网网关,手机网关)提交到网络平台,同时可通过网络平台查看设备的相关情况。应用系统可对操作进行授权控制(费用结算),可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接口详细通过各个设备的使用情况,同时统计对应影片的点播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通宽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网通宽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8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