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自变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8776.8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8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谌可;胡国庆;王和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信阳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1/06 | 分类号: | F02B61/06;F16H57/02;F16H3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昱彤 |
地址: | 32102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变速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自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机动车辆的发动机与变速器是两个独立的构件,在机动车辆内部,二者独立、分开安装于两个箱体内,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通过齿轮、连杆、链条、离合器等中间传动件连接,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并不直接传给变速器,而是通过结构复杂的中间传动件间接地传递给变速器。
发动机与变速器相互分开、独立安装的结构虽然便于维修与更换零部件,但由于中间传动件的存在,机动车辆会有着以下一些缺点:1.机动车辆需要更大的安装空间,以用来安装中间传动件,使得机动车辆难以设计的更加小巧;2.多一个中间传动件,则意味着多出很多零件,加大了机动车辆运行时出故障的几率;3.由于存在中间传动件,则动力传输的路径更长,机动车辆在运行时,会额外损失掉更多的能量;4.由于存在中间传动件,机动车辆在运行时,会产生更多的噪音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自变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发动机自变速装置在其箱体内安装有变速器组件和发动机曲轴,所述发动机曲轴的发动机动力输出端伸出箱体,所述变速器组件的变速器动力输入端伸出箱体,发动机曲轴的发动机动力输出端和变速器组件的变速器动力输入端之间通过带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将发动机与变速器安装在同一个箱体当中,使发动机与变速器组件之间直接通过带轮连接成为可能,得以省掉中间传动件,使得发动机和变速器呈一体化结构;由于发动机和变速器组件直接通过带轮连接,动力由变速器动力输出端122输出,由此,动力在输出前,就已经由变速器组件12进行了变速,使发动机达到了自变速的效果。2由于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省掉了中间传动件,从而使机动车辆只需与变速器组件连接,大大降低机动车辆出故障的概率。3.由于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省掉了中间传动件,从而节省了安装空间,使得机动车辆能够设计的更加小巧。4.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发动机与变速器安装在同一个箱体的一体化结构,省掉了中间传动件,使得动力的传递路线更短,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节省了能源,更加环保。5.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发动机与变速器安装在同一个箱体的一体化结构,省掉了中间传动件,降低了噪音污染,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自变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发动机曲轴轴承,2.发动机曲轴,3.曲柄,4.箱体,5.第二发动机曲轴轴承,6.连接皮带,7.主动带轮平键,8.主动带轮锁紧螺母,9.主动带轮,10.从动带轮,11.从动带轮平键,12.变速器组件,13.从动带轮锁紧螺母,21.发动机动力输出端,121.变速器动力输入端,122.变速器动力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将变速器组件12和发动机曲轴2安装在同一箱体4内。其中,变速器组件12的各轴与箱体4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形成滑动配合。箱体4的两个相对的内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发动机曲轴轴承1和第二发动机曲轴轴承5,发动机曲轴2通过第一发动机曲轴轴承1和第二发动机曲轴轴承5与箱体4形成滑动配合。发动机曲轴2的发动机动力输出端21和变速器组件12的变速器动力输入端121均伸出箱体4,并且,发动机曲轴2的发动机动力输出端21和变速器组件12的变速器动力输入端121之间通过带轮连接:即发动机动力输出端21通过主动带轮平键7与主动带轮9形成固定连接,主动带轮锁紧螺母8将主动带轮9紧固在发动机曲轴2的发动机动力输出端21上;从动带轮10通过从动带轮平键11与变速器组件12的变速器动力输入端121固定连接,从动带轮锁紧螺母13将动带轮10紧固在变速器动力输入端121上,从而使从动带轮10与变速器组件12整体形成固定连接;主动带轮9与从动带轮10则通过皮带6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发动机通过曲柄3将动力输送给曲轴2,曲轴2通过发动机动力输出端21将动力输送给主动带轮9,主动带轮9通过连接皮带6将动力输送给从动带轮10,从动带轮10将动力输送给变速器动力输入端121,经过变速器组件12变速后,本实用新型最终通过变速器动力输出端122将动力输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与变速器组件12安装于同一箱体中,发动机和变速器组件12直接通过带轮连接,动力由变速器动力输出端122输出,由此,动力在输出前,就已经由变速器组件12进行了变速,使发动机达到了自变速的效果。
综上,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通过带轮是与中间传动件直接连接,而机动车辆则同时与中间传动件和变速器组件12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的动力传输路径长,中间传动件容易损坏,导致机动车辆容易出故障。而本实用新型构思独特,通过将发动机与变速器组件12安装在同一个箱体中,使发动机与变速器组件12之间直接通过带轮连接成为可能,由此得以省掉中间传动件,从而使机动车辆只需与变速器组件连接,大大降低机动车辆出故障的概率;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直接将动力输送给变速器组件12,使得动力传递路线短,由此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节省了能源,促进环保。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与变速器是分开安装于两个箱体内的独立构件,安装空间庞大,无法适用于小型的机动车辆;而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自变速装置则大大节省安装空间,可适用于设计更加小巧的机动车辆。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自变速装置在整体上是一个封闭的结构,降低了噪音污染,保护了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信阳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信阳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8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烂眼边液
- 下一篇:燃料电池发动机排气消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