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9942.6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9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洪艳;陈传盛;游杰超;杨忠晏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于连接电脑和外接电子设备的微型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作为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中,其中通常应用于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及掌上型游戏机之类的便携设备上的一种USB电连接器为Mini USB电连接器,其尺寸较标准的USB电连接器小,如美国专利公告第US 6,659,801 B2号所示,其揭示了一种Mini USB型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组及包覆于绝缘本体的上、下金属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两侧及中间的卡扣结构相配合,以达到相互组装的目的,但是在相互铆压及成型外模的过程中,上壳体会因为铆压压力而与下壳体松脱,且上壳体容易受成型压力而变形,进而造成产品不良。
因此,确有必要对电连接器进行改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护套结构的电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组及组装于绝缘本体外的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扣合于下壳体,所述上、下壳体的结合处外包围有护套,该护套由软性绝缘材料制成空心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电连接器具有包围上、下壳体外的绝缘护套,降低壳体在成型包覆体时受到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位于绝缘本体10内的端子组20、与绝缘本体10相组接的下壳体30、自上向下组装至下壳体30后部的上壳体40、包围于上壳体40及下壳体30外的护套50、及与端子组20相连的线缆60。
请参照图2至图3所示,电连接器100的绝缘本体10包括主体部11、自主体部11沿前后方向向前延伸形成的U形对接部12及自主体部11向后延伸的承接部13。绝缘本体10的主体部11后端两侧向外凸设有与承接部13相连的挡止部112,通孔114自上向下贯穿主体部11,且该通孔114呈矩形。
端子组20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端子槽(未标示)内,其包括五个并行排列于同一水平面的端子。
下壳体30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包括管状基部31、自基部31的底部和两侧向后延伸的U形延伸部32及自延伸部32的底部末端向后延伸的支撑部34。所述延伸部32的两侧为一对第一侧壁320,每个第一侧壁320上分别设有收容孔321。
上壳体40为金属材质且包括平板状的板体部41、自板体部41后部的两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二侧壁42及位于其后端的裹线部43,其中板体部41前端具有向前突出延伸的凸片45,第二侧壁42后部设有与收容孔321对应的凸块421。
护套50由较软的绝缘材料制成,其可为塑胶材料或者橡胶材料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护套50由橡胶材料制成一矩形环状的四周封闭结构,以方便包覆于上、下壳体40、30外围。所述护套50具有收容腔,护套50两侧的内壁后端分别自后向前突出延伸设有卡块51,该对卡块51在收容腔内面对面对称设置,卡块51与上壳体40上位于同侧的凸块421相互配合,且卡块51与对应的凸块421面对面设置。
线缆60具有若干导线(未标示),这些导线分别与对应导电端子电性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9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