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轮轮辐压毛刺打钢印复合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0166.1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4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庆;陈志豪;朱森林;徐绍国;周欣翔;叶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车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7/00 | 分类号: | B23P17/00;B44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轮辐 毛刺 钢印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乘用车用车轮轮辐冲压加工技术,特别涉及车轮轮辐压毛刺打钢印复合模。
背景技术
车轮是汽车的安全部件,车轮由轮辋和轮辐组成。轮辐则是影响弯曲疲劳寿命的部件,在轮辐的制造工艺中,轮辐的压风孔毛刺工艺主要作用是将冲风孔后的风孔外缘通过压倒圆角,使其从外观上看起来更美观,在触摸时不会划伤手指,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降低冲孔后的残余应力,从而提高弯曲疲劳的寿命。打钢印则是记录产品信息的一道工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车轮轮辐压毛刺打钢印复合模,将压毛刺模和打钢印模合二为一,两道工序变成了一道工序,提高了轮辐的生产效率;将原先的两套模具整合为一套模具,显然是节约了模具的开发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车轮轮辐压毛刺打钢印复合模,其包括,上、下模架,通过导柱连接,两侧之间限位块;上模垫块,连接于上模架下;上模芯,连接于上模垫块下,其下端面中央形成一凹槽,凹槽外侧的端面为压毛刺的上工作面;钢印垫板,连接于上模芯凹槽底部;钢印固定板,连接于钢印垫板下,钢印在钢印固定板上沿钢印固定板周向设置;下模垫板,安装下模架上端面;下模,环形结构,设置于下模垫板上,为压毛刺的下工作面;下模芯,设置于下模内,其上端面周向对应钢印形成凸台。
工作时,将上一道冲风孔后的轮辐半成品放入下模芯,风孔对准每一个凸台,中间螺孔凸包定位,保证钢印位置的正确。然后将上模合模,通过上下运动,完成打钢印和压毛刺的工艺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压毛刺模和打钢印模合二为一,两道工序变成了一道工序,提高了轮辐的生产效率;将原先的两套模具整合为一套模具,显然是节约了模具的开发成本。此外,工序的减少,降低了工序之间传递的误差,从而使累积的系统误差有所降低,提高了产品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车轮轮辐压毛刺打钢印复合模,其包括,上、下模架1、10,通过导柱11连接,两侧之间限位块4;上模垫块2,连接于上模架1下;上模芯3,连接于上模垫块2下,其下端面中央形成一凹槽31,凹槽31外侧的端面为压毛刺的上工作面32;钢印垫板5,连接于上模芯3凹槽31底部;钢印固定板6,连接于钢印垫板5下,钢印12沿钢印固定板6周向设置;下模垫板9,安装下模架10上端面;下模8,环形结构,设置于下模垫板9上,为压毛刺的下工作面81,对应上模芯3压毛刺的上工作面32;下模芯7,设置于下模8内,其上端面周向对应钢印12形成凸台71。
将冲风孔后的轮辐按照指定方向放置在下模上,确保周向不再有移动为止。
当压机向下行时,上模芯与工件接触,直至上、下模芯型面与工件完全贴合,钢印也同时与工件平面接触,至此完成压毛刺和打钢印两道工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轮辐压毛刺打钢印复合模将压毛刺模和打钢印模复合到一起,不仅模具结构有了全新的变化,而且在整个轮辐生产工艺上也有了改变,通过轮辐压毛刺打钢印复合模,减少一道工序,这样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车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0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楔横轧轴端废料切除装置
- 下一篇:汽轮机三维直焊式叶片组焊系统